馬蒂亞斯·艾那爾德 獲2015龔古爾獎

澎湃新聞報導,艾那爾德出生於法國西南城市尼奧爾市,曾遊歷中東多年。2000年,他定居巴塞隆納,從事翻譯工作,並在巴塞隆納自治大學教授阿拉伯語。自2003年首部小說出版以來,艾那爾德憑藉多部作品突出的主題和出色的語言,屢次奪得法國文學大獎。此次的龔古爾獎,再一次印證了艾那爾德在文學界的地位。

《指北針》是艾那爾德的第9部作品,小說表達了東方文化對西方身份的貢獻,艾那爾德將中東的遊歷經歷融於其中。小說主人公弗朗茨·裡特爾(Frantz Ritter)是一位患有失眠症的奧地利音樂學者,帶着疾病住進維也納的病院。在這裡,他沒日沒夜地思考人生,包括對一名法國女人的暗戀之情,以及中東與歐洲的關係。

該書出版商Actes Sud曾評價道,「這是一部充滿野心的作品,它在東西方之間不斷切換,同時又遠離當下因東西衝撞混淆人們視聽的東西。這部熱情的作品更像是一部詩作。它參照了多種文化,同時又像《指北針》那樣指向一種學者式的探索和審視。」

此前據法新社報導,本屆龔古爾獎的提名者還包括突尼斯裔的赫迪·卡德杜爾(Hédi Kaddour)和其小說《優勢》(Les prépondérants)、託比·納坦(Tobie Nathan)及其小說《像你的國家》(Ce pays qui te ressemble),娜塔莉·阿祖萊(Nathalie Azoulai)及其小說《緹圖曾經不愛貝雷尼絲》(Titus naimait pas Bérénice)。娜塔莉·阿祖萊是提名者中唯一的女性。

有趣的是,本屆四位提名作者的共同特色是均以「東方」爲靈感。最終結果揭曉前,最被外界看好的並非艾那爾德,而是赫迪·卡德杜爾,他的作品《優勢》講述的是1920年代北非殖民地的辛酸故事,它同時也是費米娜獎和梅迪奇獎今年的入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