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當代互聯網魯迅

失敗是不變的命題,成功是永恆的目標。

甭管有錢沒錢,新的一年高低得搞錢。

在探索“名與利”的道路上,與其自己摸着石頭過河不如參考他人成功的經驗。

如果當代的成功學有範本,那每個人都會給馬斯克投一票。

幾年前馬斯克還是瘋子的代言詞,如今他搖身一變成了當代的成功學大師。

互聯網上到處都流傳着馬斯克的成功學語錄。

似乎相信馬斯克,理解馬斯克,模仿馬斯克,已經成了成功路上的一條捷徑。

馬斯克,當代互聯網魯迅

要說馬斯克最有名的那句話,還是那句“這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這句話從進入大衆視野的那一刻開始,迅速被奉爲圭臬,以此爲主題創作的內容在各個平臺上迅速發酵。

要說爲什麼會有這麼強的影響力,還得是因爲馬斯克本人堪稱這句話最好的映證。

不懂支付,卻搞出了paypal;不懂電池,搞出了特斯拉汽車;不懂火箭,但卻搞出了SpaceX,準備直接登錄火星。

老馬這種“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就是幹。”的精神簡直是不確定時代的精神氮泵。

本來大家都死氣沉沉了,一看原來這逼世界能這麼胡來,又開始有精神了。

此後關於“世界到底是不是個草臺班子?”一直被反覆論證,又被人無數次嘗試推翻,但不管大衆如何操作,這種熱度只是一次又一次驗證了馬斯克的影響力。

有人揪着一句話不放,有人則是更深入領會馬斯克的精神要領。

於是,馬斯克名言錄開始正式誕生,人們試圖從馬師這些碎片化的隻言片語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燈塔。

從那句經典的“草臺班子”理論來看,老馬其實是個實打實的行動派,這點也是廣大羣衆最稀缺的技能。

而大衆對馬師的崇拜主要分成三大塊——事業、人生和愛情。

面對人生馬斯克從來不說什麼躺平不躺平的喪氣話,馬師是絕對信奉努力的人。

他纔不管啥階級,他就是覺得要想掌控命運那就必須努力。不要無序,要掌控,我的人生我做主。

可能有人說,那我們也努力啊,怎麼和馬師的努力成果不一樣。

對此,馬師有一套他的事業成功方法論。

首先,你得敢想,其次你得敢做。

馬師的敢想體現在,他從小就把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寫本子上,每個早上都再寫一遍,主打一個持續的鎖定目標。

並且告訴自己,這個事兒他一定要做。

其實在敢想這事兒上,咱大多數人都會想,問題是怎麼做?

對此馬師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行動力的根源問題是精確性。

都說要賺錢,但怎麼賺?從哪賺?其實很多人都沒想過。

馬師就說了,普通人生活中所有毒不幸都是源於精確性的喪失,你得先去集齊自己要做事情要發生的所有要素就可以了。

比如火箭關鍵步驟也就27個,別想那麼多,其實很多事兒很簡單,重要的是一點點和目標“對齊”。

畢竟不是所有嘗試都能讓人直接一步登天,很多人嘗試之後一旦碰壁就像逃避。

對於這點,馬師說了,同一件事情他會給自己嘗試10次的機會,如果10次都鎩羽而歸那他就放棄。

有了精確性,有了行動力那就是要一步步“對齊”,一點點和自己想要的目標靠近。

如果是自己的專業領域,那要做好準備用3-5年的時間閉關,必須瘋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然後狠狠驚豔所有人。

這期間別質疑自己,也別內耗,早睡早起不要無效社交。

不要在意別人是否喜歡自己,也別對事情有太高的期待。

如果實在沒有精確性和想做的事情,馬師給的意見就是憑着直覺,要是沒有直覺,那就撞到什麼幹什麼好了。

確定了目標,有了行動力,那麼剩下的,就是和自我的對抗,比如保持好習慣以及如保持自己的耐力。

要想實際應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和過去的自我徹底割席。

馬師認爲去除壞習慣最重要的是不是怎麼去除壞習慣,而是怎麼把好習慣加進來。

保持一個好習慣,所需要做的也不難,就是讓這個好習慣持續性出現。

比如你要健身,可以把這個事兒細分爲,先把瑜伽墊拿出來,如果想一年讀完30本書,拆分成一週讀一頁就要好很多。

這點不單單可以應用在個人習慣的建立上,還可以應用在對於目標的實現上。

簡單來說,就是想做一件事,不要太在於結果,先試着去邁出第一步,先去做就好了。

過程中遇到強勁的對手,需要的就是相信自己,並且做自己。

要是處在逆境不知道怎麼改變的話,馬師鼓勵咱享受逆境,畢竟這是成功的土壤。

而對於逆境,馬師有兩個態度,四個方針。

當然不管是對於逆境的態度,還是面對對手的自信,這些都是基於對自我的足夠的確信。

而咱老中人,缺的就是這個。

在看待世界和疏導自我這件事上,馬師也是具有一些獨到的見解的

首先,你得開悟。

他認爲人開悟就是有沒有完成一元論的構建,而不是處在二元論的框架裡。

對世界和自己持包容的心態,是成爲強者的第一步。

剩下的就是要做到,別把別人放首位,自己纔是第一位。想到什麼就是去做,別管別人說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要麼忍,要麼狠。該吃吃該喝喝,啥事別往心裡擱,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前進的路上,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動力,也別慌。說明這事不對,就是幹起來並不順手,意味着是時候調整戰略了。

不要試圖用磨損自我去適應並不順手的事情。

這麼看馬師成爲強者的原因並不複雜,就是持續思考,且不糾結,不較真,別內耗。

工作上馬師說的很透徹,感情上馬師看的也很明白。

“凡是相處很累的,覺得辛苦的都是在強求。”

這些馬師視角里如何成功的方式,看着各個都是實踐出真知的真理。

可這些成功學語錄真的是我們第一次聽,或者是我們之前不知道嗎?

他的人生觀,甚至都可以用NIKE的那句標語來總結就是“JUST DO IT”。

馬斯克只是說了一些我們過去都知道的大道理,但我們新鮮的是這些重複的話居然是從他的嘴裡說出。

不一樣的成功學導師

至於人們對他老話新說,爲什麼會如此信服,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

一,他成功。

2000年前後,整個中國經濟欣欣向榮,跟隨盜版碟片一路飄揚過海而來的,是成功學。

當時上到東方明珠,下到鄉鎮地攤,人人手裡都捧着一本成功學,企圖從中悟出某種掙錢的公式,再不濟也要學學大師的金幣思維。

我們常說選擇大於努力,選擇名人的成功學就等於選擇複製他們的英雄之旅,所以那時的人們愛看什麼,卡耐基、松下幸之助、洛克菲勒、巴菲特。

有多風靡,巴菲特的一頓午餐直接開闢了聽人說話需要拍賣的先河。

那麼馬斯克成功嗎?

2022年他以2510億美元的財富取代連續四年“霸榜”的貝索斯,首次位列福布斯榜首,無疑是成功的。

財富給了他大膽開麥人們還能選擇相信的前提,但是單以財富來判斷馬師的成功學可信是片面的。

打個比方,大冰老師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中排行第三,但在當代互聯網,沒有人記得大冰老師的成功,他們只會玩梗。

現在不是2000年,單純的名人雞湯是行不通的。

卡鬆耐巴那套傳統的成功學理論在當下已經沒人信了,那些曾風靡中產家庭許久的國產勵志大師也早已被排入了時代的垃圾桶,現在你再給年輕人、給中產講哈佛大學劉亦婷和李陽的瘋狂英語,人會罵你傻X。

所以馬師的雞湯之所以盛行,主要在於他的個人魅力。

這種魅力不同於之前個性鮮明的喬布斯、扎克伯格等人。

喬犟種與蜥蜴人

馬師的個人魅力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也最容易讓人生出好感的——接地氣。

網友愛玩的meme梗,他一個沒落下,收購Twitter,他發了一段抱着一個“洗碗槽”笑嘻嘻走入推特總部的視頻,並配文說“Entering Twitter HQ-Let that sink in!”

考一考“Kitchen Sinking”

人們說特斯拉的Cybertruck像《古墓麗影》裡勞拉的胸,他就用一張三連更圖迴應多年來玩家們的玩梗。

就連戀愛馬師也能整出樂子,18年他和加拿大音樂家Grimes交往,相識的原因是馬師在計劃發一個AI笑話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點子在三年前就被Grimes玩過了。

而Grimes表示“這是三年來第一次有人瞭解這個笑話”,有了一個和她一樣嘲笑AI的人。

就是這個Roko’s Basilisk,感興趣的可以wiki一下

只是搞笑男不會讓馬斯克有春天,別忘記,馬師還是電動汽車公司Tesla、航天公司Space X、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等多家公司的創始人和老闆。

馬師在《鋼鐵俠》客串

馬師的戰績完全是碾壓式的,在其他企業家還在努力保住錢袋子的時候,他就是要改變世界。

想要將人類送到火星、推動可持續能源發展和解決環境問題,他挽起袖子就是幹。

SpaceX致力於降低太空探索成本,Tesla推動電動車和可持續能源的發展,OpenAI前兩天發佈的首個視頻生成模型Sora已經成了“世界的模擬器”,更別提Neuralink開發的腦機接口技術那完全就是科幻作品中的未來。

衛星互聯網“星鏈”

別人還在玩金融搞信貸,他直接在各自的領域內進行了顛覆性創新。

與其說他是個成功的商人,不如說他是個成功的冒險家。

冒險家會爲了夢想說到做到,無論是製造火箭還是提供經濟實惠的電動汽車,他都能夠堅持到底。

這叫什麼,知行合一,以至於在人們眼中,他就是代表了未來。

人們願意相信他的雞湯,因爲人們相信他做的事,相信只有天才和瘋子才能改變世界。

從巴菲特到喬布斯再到馬斯克,這是從金融到電子再到宇宙。

一個對整個人類命運具有史詩般使命的人也是這個時代最後的草莽英雄,這是爲什麼中產和平民都喜歡他的原因。

而作爲他的股東與精神股東,沒有人會在爲他的BP“付款”後還說他“毒雞湯”異想天開。

畢竟他是這個現充世界最接近鋼鐵俠的存在。

設計/視覺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