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樂極生悲?大腦芯片植入成功,卻輸了558億美元薪酬計劃

2月1日消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直以大膽創新和激進設想著稱。但最近這位億萬富翁卻經歷了情緒上的巨大波動。週一,他慶祝旗下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僅僅一天後,他在特斯拉高達558億美元的薪酬計劃被法官否決,好心情瞬間跌入谷底。

這份特斯拉股東於2018年批准的薪酬方案備受爭議,如今被特拉華州衡平法院法官凱瑟琳·麥考密克(Kathaleen McCormick)認定爲“不公平”。她在裁決書中對這一計劃提出了尖銳的質疑,核心是:爲何在給予馬斯克如此巨大的激勵時,特斯拉董事會卻沒有設置相應的制衡機制,確保他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司中?

特斯拉前董事會成員安東尼奧·格雷西亞斯(Antonio Gracias)在2022年底的審判中對法官說,董事會之所以給馬斯克這麼高的薪酬,就是爲了換取他實現一些崇高的目標,比如讓特斯拉市值增加6000億美元。格雷西亞斯補充稱:“我們需要他專注於實現特斯拉的目標。”

作爲六家公司的掌門人,馬斯克的時間和精力顯然是有限的。但令人費解的是,在特斯拉薪酬方案的設計過程中,似乎沒有人考慮到這一點。甚至在特斯拉董事會中,有人提議讓馬斯克對在特斯拉的工作投入設置一定的承諾,也被他本人輕鬆駁回,並稱這樣的建議是“愚蠢的”。

事實上,在特斯拉董事會考慮這個薪酬方案的時候,馬斯克已經在設想其他項目了。根據法庭證詞,2017年9月,馬斯克曾向特斯拉董事會中值得其信賴的顧問提出了一個問題:他是否應該把更多時間花在他喜歡的人工智能和腦機接口項目上?

在馬斯克看來,人工智能與腦機接口項目的未來是緊密相連的,並有可能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馬斯克在2016年創立了Neuralink,旨在使人們能夠通過他所說的“共生”(symbiosis)關係,讓人類思維與機器協同工作。馬斯克認爲,人工智能的力量雖然強大,但通過這種“共生”關係,人類將有能力駕馭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

2017年,正當特斯拉正竭盡全力幫助提高Model3產能時,馬斯克卻開始對人工智能和腦機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給格雷西亞斯和他的弟弟、董事會成員金巴爾(Kimbal)的信中,馬斯克寫道:“我的直覺告訴我,我應該在它們身上投入更多的時間。”

根據法庭證詞,當時馬斯克、格雷西亞斯和金巴爾一致認爲,這類工作對於減輕人工智能對人類的潛在威脅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儘管馬斯克在特斯拉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他仍然會設法抽出額外的時間,投入到Neuralink的研究中。據估計,他投入在Neuralink的時間,有時甚至會佔據他總時間的5%,而非通常的1%。經過不懈的努力,該公司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首位人類接受了大腦芯片植入手術,並且“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尖峰檢測(Neuron Spike Detection)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這正符合馬斯克的行事風格,他向來對於研究成果總是惜字如金。然而,這項成就的分量卻是舉足輕重,象徵着他的遠大計劃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堪稱是個里程碑。這無異於馬斯克旗下SpaceX成功發射了首枚火箭,預示着人類踏上了征服火星的征程。或者特斯拉交付了第一輛電動汽車,宣告了可持續能源時代的來臨。

本週,馬斯克成功地將實驗室的成果轉化爲臨牀實踐,實現了從猴子實驗到人體試驗的跨越。儘管競爭對手也在緊鑼密鼓地跟進,甚至有些已經搶先一步,但馬斯克的成就仍然引人矚目。

馬斯克的願景不僅獨特,而且充滿魅力。他善於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原本深奧的科技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正如他在推特上所言:“想象一下,如果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溝通速度超過了打字員或拍賣師。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自2016年以來,馬斯克一直致力於推動“神經蕾絲”(neural lace)概念的研究。這一概念的靈感大多源自他鐘愛的科幻作家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其作品對超級智能人工智能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馬斯克的設想中,“神經蕾絲”技術將實現大腦與電腦的無縫對接。“如果你能解決數據傳輸速率的問題,特別是數據的輸出與輸入,能夠改善人類與機器間的互動。”他曾在某次播客中如此闡述自己的觀點。

在Neuralink宣佈取得重大成果之際,馬斯克的其它企業也正積極進軍人工智能領域。這位企業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說,人工智能技術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

去年,他與自己協助創立的OpenAI分道揚鑣,轉而成立了xAI,專注於超級人工智能的研發。這家新公司的成立引發了人們對其與特斯拉自身人工智能開發如何協同的疑問。

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將特斯拉塑造爲頂尖的人工智能開發商之一,尤其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方面,最近還推出了名爲擎天柱(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去年11月,他在推特上表示:“Neuralink與擎天柱有可能創造出令人驚歎的假肢。”

然而,最近幾周,馬斯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警告說,沒有25%的投票權,他對於讓特斯拉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引領潮流感到不安。他強調這是公衆對新薪酬方案提出的不同尋常要求,由於董事會正在等待法院裁決,這一要求暫時擱置。

週二的裁決使得這一情況變得更加複雜。根據監管文件,馬斯克直接持有特斯拉13%的流通股,並在成功完成2018年薪酬方案後持有大量未行權的期權獎勵,這將使其持股比例增加至約21%。

馬斯克的大股東地位是法官質疑董事會是否有合理理由擔憂他可能離開公司的原因之一。法官指出,馬斯克已明確表示無意離開公司,他的股份賦予了他巨大的動力,即“推動特斯拉達到變革性增長的水平”。

在裁決公佈數小時後,似乎是爲了提醒支持者人工智能願景實現的可能性,馬斯克在推特上發佈了一段新視頻,展示了特斯拉機器人行走的場景。“與擎天柱一同漫步,”他幽默地寫道。(小小)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最新視頻 馬斯克要和TA去散步了(來源:科技大佬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