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馬哽咽 參訪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好感動

馬英九率團參訪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藍孝威攝)

馬英九率團參訪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藍孝威攝)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4日上午參訪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後,致詞時首先簡短關懷臺灣地震,花蓮外海發生大地震,希望大家一切平安。他接着發表感言時,一度激動哽咽。

馬英九說,110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同盟會在黃花崗起義,包括兩位臺灣的義士,一位是羅福星,是來自苗栗的許佔元來自於臺南,有兩位參與其中英勇犧牲的72位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慷慨就義,感動了無數人,纔有後來推翻清朝政府創建民國結束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的辛亥革命,烈士之中有兩位來自臺灣,一位是來自苗栗的羅福星烈士,第二位是來自臺南的許佔元烈士,許佔元的弟弟就是許地山落花生很著名的一位臺灣作家,他們兩位都是從臺灣來,而許多留日誌士如林覺明,他到他在留學日本,來到桃花灣,是接受了林雄真林維戈先生的出錢,他花了千好幾千你的錢來幫助這些學生。

馬英九指出,讀到林覺民烈士與妻訣別書非常的感動,內容寫道「吾今年與此書與汝永別矣,無作此書類諸於筆墨,其下,不能禁書,而自擱筆,無自愛如而此愛如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而遍地心善,滿街狼犬寸心快,一起找人工,吾中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無此,念於提氣之餘,亦以天下人爲念當議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爲天下人謀永福也」。對此,馬說,每次讀到這一段,常常淚流滿面,因爲這些革命烈士犧牲奉獻的精神感動不已。

該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白雲山南麓先烈中路,是爲紀念1911年4月27日(農曆辛亥三月廿九日)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廣州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是廣州作爲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是大陸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爲紀念公園。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912年,廣州軍政府撥款10萬元在原墓地建烈士陵園,孫中山親自栽植了青松,併爲墓園手書「浩然正氣」四個大字。以後墓園還多次擴建。經覈實,墓園收殮了喻培倫、林覺民等有姓名、事蹟可考的烈士86名。

公園佔地面積16萬平方公尺,建築規模宏大,園內300多公尺長的層級主幹道兩旁蒼松翠柏排列有序。巍峨的正門爲高13公尺的牌坊,上面鐫刻着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詞「浩氣長存」四個大字。園內有墓亭、陵墓、紀功坊、記功碑等。

馬英九在參觀結束後,會在「浩氣長存」旁講述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