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媒體人揭「1關鍵」救國民黨:他深思熟慮

前總統馬英九近期將展開赴陸祭祖行程。(中時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祭祖,在今(20)日引爆各界熱議。對此,媒體人張禹宣認爲,馬卸任長達七年,直到此時此刻才赴陸祭祖,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細膩權衡的精妙之舉,旨在做那關鍵的一塊敲門磚。

張禹宣稍早在臉書撰文表示,隨着裴洛西事件徹底證明「抗中」無法保臺後,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已經轉趨和緩走向「和平保臺」,且當小三通逐步推展,下一步便是陸客來臺,雙邊積極尋求對話交流,陸方再度拋出「九二共識」,可說是鬥而不破的「不破」在臺海之間的比重逐漸超出「鬥」。

對於馬英九的十二天行程,張禹宣也分析,撇除掉祭祖與青年交流,多數的內容都是聚焦在「中華民國」的歷史見證,從孫中山到辛亥革命,抗戰遺址到四行倉庫;相比之下,四月初訪美的蔡英文,表面上是聲稱尋求美方支持、保衛臺灣,卻只是在複製裴洛西事件的老路,即便主張形式地點大不同,實則對臺卻毫無助益,與和平保臺背道而馳,加深美國框架的箝制。

張禹宣強調,綠營側翼與民進黨民代困在名爲美國框架的書桌,對於馬英九訪陸一事膝反射的抨擊,然而實際上從陸委會到行政院都企盼兩岸交流。結果真的交流時,民進黨卻又忍不住逢陸必反,根本是民進黨自己苦無管道與本事與對岸接觸。

張禹宣聲稱,過去民進黨透過操作「抗中」嚐到勝選的甜頭,也讓國民黨對於一向最引以爲豪的兩岸議題上噤若寒蟬,甚至拿香跟拜。但隨着時過境遷,「和平」成了臺灣社會的最大公約。若在此時此刻,國民黨還無法積極捍衛過去的「定位」,最後只會像「愛臺灣」、到「中華民國」等核心價值,任由民進黨收割、主導話語權,並把自家的神主牌一塊一塊地親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