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慈父4度失去心跳 「低溫療法」從鬼門關救回

先生鬼門關前走一遭,如今重獲新生。(圖/記者趙於婷攝,下同)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一名57歲的周先生在傳統市場賣菜10幾年,作息常常日夜顛倒,育有2子1女的他到了幾歲還是每天凌晨2點出門工作,直到有天洗澡突然昏倒,太太緊急將他送醫後確認爲心肌梗塞,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李欣儒醫師指出,該病患心臟左迴旋支完全梗塞,所幸最後透過支架手術和「低溫治療」纔將4度失去心跳的周先生從鬼門關前救回來。周太太在先生昏倒後緊急替先生施行CPR,在救護車醫護人員持續施行CPR和電擊,到院後緊急做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但情況仍不樂觀,經過家屬同意便實行「低溫治療」,李欣儒醫師指出,低溫療法是搶救腦部神經細胞,提高病患甦醒率,該病患經過24小時治療,3天后順利拔管,1個月後順利出院。▲低溫療法體外貼片治療。(圖/雙和醫院提供)李欣儒說明,低溫療法是一種介入性的療法,對突然心跳停止後處於無意識的病人,可以藉由降低病人體溫來幫助提供大腦神經保護及提高病人存活可能性,由於低溫療法是降低體溫,因此腦出血和腦中風的病人目前仍不建議使用。低溫療法重點在於可以提供腦神經保護,李欣儒指出,低溫療法可以阻止會引起毒性的神經傳送素釋放、保護血腦屏障的完整性、降低發炎反應、減少細胞凋和降低大腦的代謝速率,目前大多用於心肌梗塞和心律不整引發猝死的病人,根據研究,施行低溫療法的病患甦醒機率增加近3成,不過臺灣目前沒有健保給付,仍需自費約5萬元左右。

▲周先生帶着太太和小孫女一同出席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