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永續接軌在地 中科招商引進負碳技術

中科管理局引進光泰環能公司進駐中科環資及數位共創中心,規畫在園區內設置通過國際認證的先進負碳製程設備。(中科管理局提供)

推動淨零排碳、數位雙軸轉型,中科管理局率先在臺中園區設置國內首座具有產出電子級再生物料的資源循環暨零廢製造中心,最近又引進光泰環能公司進駐中科環資及數位共創中心,規畫在園區內設置通過國際認證的先進負碳製程設備,可望成爲臺完首家取得歐盟生物碳認證(EBC)的公司,預計2025年起每年可增加750噸碳匯。

中科管理局指出,近幾年越來越多大型國際企業提出碳中和及淨零承諾,碳排放將是影響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對高度仰賴出口的科學園區產業來說,需要更多減碳良方,爲此,中科積極執行「園區淨零碳排路徑整合及循環經濟推動計劃」,並引進光泰環能公司參與「中科數位共創中心」提案,盼打造「生物炭碳匯示範區」。

中科強調,生物碳是有機資材經熱裂解程序的產物,可改良土壤性質與增加作物產量,達到負碳排放效果,該公司與德國PYREG公司合作,將引進通過歐盟生物炭認證標準(EBC)的先進熱裂解設備,迴應園區對自然碳匯的需求。

中科管理局說,生物炭碳匯技術若運用在所轄的5個園區、約594公頃景觀公園用地,依照碳匯方法學1公頃土地可產生40噸碳匯計算,最多可產生2萬多公噸的碳匯,不僅有效減少農業及園區廢棄物,也能提升農民產值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