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三冠王的慶功宴上,必須有盧卡庫的座位

在這場歐冠決賽之前,關於誰能奪冠的猜想,絕大多數理性都會站到曼城一邊。瓜迪奧拉已經固定下了首發不再整活,布丁連線的威力大到可以吃人,英超足總盃到手眼瞅就是三冠王。

誰會站在國米這邊呢……雞蛋預測視頻、因扎吉對光頭主帥的必勝率、克羅地亞球員奪歐冠的定律、圖雷經紀人的詛咒,還有姆希塔良看齊潘德夫的髮量。

總之匯聚成兩個字:玄學。

這大概可以說明雙方的實力差距,也可以解釋首發陣容一些預料之內的變動。

與前面的半決賽相比,曼城這邊沒有選擇沃克,國米這邊也沒上姆希塔良。一方面都有着對於傷情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對局面的判斷。

瓜迪奧拉讓後防線回到了阿克受傷之前的樣子,多半也考慮到了國米的反擊並不依賴邊路的速度,不是非得要有沃克的回追。小因扎吉還是在後腰選擇了布羅佐維奇,把恰爾漢奧盧重新往前推,多半也知道決賽肯定要以守勢爲主,這個位置需要抗壓和體能。

但比賽打起來,局面與人們的預期產生了一些偏差。

國米顯然對這場決賽做足了功課,從整體到局部都對曼城有着針對性部署。

——整體層面貫徹三字方針:上強度!上強度!上強度!該下腳絕不猶豫,沒對抗也要主動找對抗,實在不行被過掉也要拽下來。

——局部層面不同情況不同處理。面對京多安、羅德里和斯通斯這樣的中路銜接者,四面八方佈下包圍網,雙前鋒也要回來協防。

——面對格拉利什和B席這樣的邊路拿球點,鄧弗里斯和迪馬爾科一對一盯防。在禁區附近就保持安全距離且戰且退,靠近邊線就貼身纏鬥不給轉身。

整個上半場,國米球員對於這些安排所表現出來的戰術執行力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嚴絲合縫。

至於曼城,實力和輿論佔優的他們自然還是以我爲主。

國米中路圍搶、邊路盯人的防守策略,對於曼城來說也不能算是完全沒見過的新鮮玩意。照着瓜迪奧拉練過的套路和平時在英超的踢法,他們很快就展開了應對套路。

左路,德布勞內和京多安同時去給格拉利什幫忙,希望通過小範圍傳切配合打穿鄧弗里斯的身後。右路,B席開始撤到遠離禁區再拿球,看看能不能把迪馬爾科吸引出來,然後把身前的外線讓給斯通斯。

是的,不熟悉曼城的人估計都在覺得瓜帥又整活,斯通斯好好一箇中衛踢後腰就算了,怎麼就變成了邊鋒。但曼城球迷都知道,他跑到弱側當“邊鋒”,是球隊爲了打破密集防守拉開空間,已經操練了一個多月的變招。

然而,這些戰術上都沒有問題的操作,卻沒能收穫什麼像樣的結果。

往外界環境甩鍋,你可以說是裁判哨子比較鬆,肉搏局對曼城這種風格多少還有些剋制。或者說伊斯坦布爾這球場水澆的實在太多,貼地傳球阻力大,急停帶來的慣性就像在滑冰。

但咱們從小上學就知道,這些事情在外人眼裡通通都被視爲藉口,下一步就是讓你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曼城球員身上存在的“原因”就是——他們太太太太太緊張了。

緊張到什麼程度?中後場人人怕失誤,動作僵硬表情拘謹。羅德里、京多安和阿坎吉輪着表演非受迫性失誤,埃德森一腳長傳橫着飛出邊線,讓全世界球迷一臉懵逼找半天:啊!原來並沒有人受傷倒地?

到了前場,進攻球員的心態卻變得越來越急躁。B席老是過不了人開始原地轉圈,德布勞內的傳射選擇都變得不合理,而哈蘭德錯過上半場唯一的好機會,過程裡就濃縮着曼城的緊張情緒:提前就想發力,最後悄無聲息。

雪上加霜的是,德布勞內又在歐冠決賽裡受傷離場,讓曼城球迷想起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

苦中作樂的是,替補出場的福登擅長在中路拿球突進,多少能和孤立無援的哈蘭德互相創造些喘息空間。

值得安慰的是,曼城至少還有一個半球員在上半場表現出了應有的水平。

半個是格拉利什。全隊心態走樣的情況下,只有他還保持着自己的步調和平常心,果然那些年那些夜沒有白搖。可惜在鼓勵對抗的判罰尺度下,搖子突破時倒地不一定吹犯規,吹了也不會給牌,殺傷力大打折扣。

一個就是迪亞斯。國米上半場的防守可以說無懈可擊,但反擊也沒怎麼打成。畢竟他們的反擊並不依賴邊鋒和速度,而是由雙中鋒哲科和勞塔羅支點做樁,再配以中場尤其是巴雷拉的大範圍跑動前插。而在這場比賽裡,迪亞斯把長傳的第一點控制得極好,基本上就沒給國米再去爭第二點的機會。

就這樣,比賽以0-0進入了下半場。而到了下半場,隨着時間的推移和體能的下降,保持嚴格的戰術執行往往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意外的情況也會隨之增多。

更重要的是,盧卡庫出場了。

好吧,其實60分鐘左右用盧卡庫換下哲科,基本上是小因扎吉這賽季後半段裡的常規操作。哲科負責消耗對手中後衛,有衝擊力但當不了樁的盧卡庫負責後手收割。所謂“塔羅配卡庫,誰也防不住”。

除了,他倆自己。

客觀來說,盧卡庫出場確實帶來了更多的反擊機會,他的衝擊力也讓緊張的曼城防線變得更加狼狽。但若干年後人們想起這場比賽的塔羅和卡庫,估計更多還是那些拉滿的戲劇效果。

先是阿坎吉在隊友回傳時判斷失誤,白送勞塔羅一個小角度的單刀。然而勞塔羅似乎又切回了自己的世界盃版本……北京熬夜的梅老闆放下了手裡的電話,場邊跪下的瓜迪奧拉重新站了起來。

勞塔羅錯過了自己最好的機會,國米在十分鐘之後受到了最痛的打擊。之前出現失誤的阿坎吉送出肋部直塞,一直表現出色的迪馬爾科這次沒能及時反應。B席的傳中疑似出現了手球疑問,而就在國米球隊爲此分心的短短几秒,羅德里爆抽入網。

這是決定本賽季歐冠冠軍的一個進球,可能也是羅德里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個進球。

足球就是這樣,可能你整場比賽其餘時間都表現得非常出色,但一瞬間的走神就會天上地下。可能你距離成爲英雄就差了最後一步,但黑色幽默的運氣洶涌而來,結果變成了一顆倒黴的滷蛋。

比分落後的國米展開反撲,表現是陣型大幅前壓,手段主要是傳中。而這些傳中裡最好的兩次機會,都碰上了盧卡庫。

70分鐘,曼城禁區裡上演了一出情景喜劇。本來是B羅的傳中,被自家隊友頭球解圍。鄧弗里斯再把球頂進去,阿坎吉靠在盧卡庫身上一腳踢空。迪馬爾科得到了絕佳的頭球機會,可是第一頭吊射中橫樑,第二頭砸中杵樁王。

誰都想不到,這劇情居然也能有復刻版。

88分鐘,B羅再次送出傳中,替補出場的戈森斯頭球擺渡。皮球又是飛過了阿坎吉的頭球,無人盯防的盧卡庫原地甩頭……正中埃德森的膝蓋。

真的,我覺得球員的能力值裡要是有個幸運屬性,盧卡庫加上阿坎吉的平均值應該是50。一個是0,另一個100。

比賽末段的其他時間裡,兩位門將拒絕了1-0之外的其他比分。奧納納沒收了福登的單刀推射,埃德森高接抵擋,哦不對更像是一個吸引射門的萬磁王。

國米輸掉了決賽,但也收穫了不少掌聲。人人都知道他們陣容差上一截,可是在這場比賽裡展現了出色的意式防守戰術執行,打出了可以說是勢均力敵的局面。比起最近幾年各種稀奇古怪的妖豔貨色,這種焦土戰役纔是老球迷熟悉的“大賽無名局”。

而曼城拿到了隊史的首座歐冠,瓜迪奧拉第二次完成了三冠王的偉業,在兩支不同的球隊。

誠然,你可以說這場決賽曼城踢得很不好。他們真的太過緊張,緊張到根本就不像是自己。

但是,這種情緒來源於開創歷史之前的激動不已,以及忐忑不安。從曼蘇爾收購球隊算到今天,已經過去了漫長的15年。從瓜迪奧拉來到這裡構築理想中的球隊,到現在也經歷了7個賽季。

期間,砸進了無數的資金,擴大了全球的名望,拿下了夠多的冠軍。但總有人會說,他們沒有歐冠,就是沒有底蘊。

沒有底蘊,那就創造底蘊。就在今天,大耳朵杯上首次刻下了曼城的名字。所有的緊張,都會成爲下一次不再緊張的資本。

恭喜曼城!2022-23賽季歐洲冠軍聯賽冠軍!

英超、足總盃、歐冠三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