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揆提筆揮毫寫春聯 自稱毛體

毛揆有寫書法興趣。(呂雪彗攝)

毛揆寫的書法自創「毛體」。(呂雪彗攝)

平時總是給人嚴肅、保守印象的毛揆,鮮爲人知的是,他寫得一手好書法。毛揆應媒體要求在春節前應景當衆揮毫寫春聯,但笑稱過去曾經學過柳公權、歐陽詢字帖;也學過蘇東坡和王羲之,但最後發現和誰都不像,只好自稱叫「毛體」,引來大家鬨堂大笑。

毛揆從小跟隨國學底子深厚的外公居住,耳濡目染下希望長大後培養能夠鑑賞文藝創作的興趣,因此寫毛筆字成了興趣,他也曾用毛筆簽到。毛揆的外公當年因爲秀才沒考上,以糖哄孫子,只要寫毛筆字就有糖吃,爲了騙糖吃,毛揆從小開始接觸書法。

出身工程師的毛治國,長年練習書法,寫出來的字體兼有楷書、行書和草書的特色。毛揆說「我學工程,又土又木,想培養本科以外的興趣」,因此真正開始拿毛筆練字是大學時期,當成一種興趣;透過寫字過程,觸類旁通,學習如何欣賞別人及增加對藝術的鑑賞力。

毛揆從小由柳公權的字帖練起,不過,楷書沒練好,又愛上蘇東坡行書的瀟灑,過程中卻發現蘇東坡的字天賦程度過高,又覺得王羲之的「蘭亭序」線條流暢、結構優美,於是改寫王羲之的帖,不過,練習後,發現自己的筆觸很重,跟誰都不像,就自稱是「毛體」。

毛揆雖然寫得一手好書法,不過受邀約題字從不落款,十分低調。幕僚說,目前唯一隻有在公路總局後山公路文物館的招牌上曾經有過落款。

毛揆說,寫書法是他的興趣,看到好的詩詞,偶爾會拿毛筆寫下來,是調劑心情、抒解壓力的好方法。不過,擔任閣揆後,政務更爲繁重,根本沒有時間提筆練字,,他連太太要求每天做30分鐘的平甩功都做不到,「寫書法差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