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商批衛福部不懂裝懂 薛瑞元酸認知作戰

臺灣許多食品未通過大陸註冊而遭暫停輸入,卻發現食藥署以「包餡麪食」送件搞烏龍。圖爲民衆前往佳德店鋪消費。(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許多食品未通過大陸註冊而遭暫停輸入,蔡政府卻指稱大陸歧視臺灣。但食品進口業者不滿,政府的「推薦欄位」並無「糕餅類」選項,業者希望政府協助,結果食藥署卻以「包餡麪食」送件搞烏龍,到現在還用「大陸歧視」的理由來硬凹。衛福部長薛瑞元則反批,現在媒體一直攻擊政府,這是標準的「認知作戰」。

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指出食藥署新聞稿提到,大陸於2021年11-12月開放「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應用系統」,此時,屬於自行註冊的產品(如:餅乾、糕點、麪包),由業者自行至中國的註冊系統填寫註冊文件。

「這一切不是很清楚了?」林裕紘指出,糕餅業者擔心被卡關,來問衛福部,衛福部應告知業者不在18類包裹推薦中,等11月大陸系統上線後再自己申請就好了,結果衛福部卻把業者納入包裹式推薦,因「唯一看起來適合的只有包餡麪食,結果被打槍,是誰的問題?」

不願具名貿易商指出,這次衛福部在註冊流程上根本不懂裝懂,只要找有出口食品到大陸的業者,關務署的申報紀錄都是可參考的範例,結果到後來又是大陸打壓的老套路。

另外,外界質疑我國食品業者向大陸註冊之補件期限爲2022年6月30日所指,是「食品原料來自日本十縣的公司」要完成註冊,而非補件期限。

食藥署昨天公佈雙方往返電郵指出,經承辦人員2022年3月17日再次電郵陸方,詢問去年通聯所述日期是否適用,大陸在2022年3月30日明確回覆期限就是2022年6月30日。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我們註冊補件期限比其他國家少1年是不爭事實」。

薛瑞元說,「這就是標準的認知作戰」,每當大陸做出動作,就會有媒體、網路開始攻擊政府,從中扭曲事實,完全是有序列性的攻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