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前5口改吃菜 食物「排隊入胃」 預防糖尿病

要預防糖尿病,用餐順序建議先吃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再吃飯。(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家都怕得糖尿病,進食順序得先注意。營養師表示,後天造成的第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及控制的,其中在飲食調整方面,除了少吃精製糖與精製澱粉外,進食順序也很重要,建議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再吃澱粉,或是選擇每餐的前5口吃蔬菜墊胃。

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PO文指出,想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無外乎飲食調整、生活習慣調整與規律運動,雖然說是老生常談,但能不能落實才是最重要的,以下建議做6件超簡單、好執行的穩血糖方法。

■戒掉精製糖:比起澱粉,精製糖對血糖的影響更大,優先戒糖纔是重點。

■避免單一種類食物:減少以精緻澱粉爲主的餐點,例如:肉羹麪/飯、陽春麪、滷肉飯等。

■複合性食物更佳:記得要搭配蔬菜和蛋白質,幫助延緩血糖波動。

■吃飯順序輔助:優先吃蔬菜-蛋白質-澱粉,或是選擇每餐的前5口吃蔬菜墊胃。

■飯後溫和運動:吃飽後可散步、快走或超慢跑等方式,幫助降低血糖。

■選擇澱粉種類:未精緻穀類較佳,可選擇如糙米飯、五穀飯、紫米飯或全麥麪包、燕麥片等,煮飯時亦可加入地瓜、南瓜等根莖類食物,增加纖維攝取量。

除了注意飲食有助預防與控制血糖外,外科醫師陳榮堅也在臉書粉專PO文提醒,一旦確診糖尿病,還是要聽醫囑好好吃藥。他指,有一位 20 多歲的女子,被診斷有第二型糖尿病。這麼年輕就罹病,她感到非常抗拒,再加上被「一旦開始 糖尿病的藥,就得吃一輩子」迷思誤導,所以她就決定不要吃藥,想要靠運動改善糖尿病,然後就去報名了馬拉松路跑。

陳榮堅指,當糖尿病沒有好好控制的時候,血糖在體內比較高的時候,就會創造一個比較酸性的環境,加上女子平常沒有運動,是發現罹患糖尿病後,才突然間進行長程的路跑,大量的乳酸堆積,跑着跑着她就暈倒了,還好她還年輕,又有即時急救,被送急診後,趕快幫她做血液的酸鹼值矯正後,情況纔有所好轉。後來她開始規律地服用糖尿病藥物,纔沒有到達要洗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