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低溫超導體遭陸學者打臉 南京大學團隊驗證:「完全不可行」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狄亞斯(Ranga Dias)團隊公佈的低溫超導體方案引爆爭議,南京大學聞海虎團隊發表論文證明該三元鑥氮氫體系方案「完全不可行」。(圖/羅徹斯特大學)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狄亞斯(Ranga Dias)團隊在3月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發表21℃的室溫條件下的低溫超導體,由於技術太過科幻,部份資料也以保密爲由拒絕公佈,在學術界引爆極大爭議,但在投資圈則颳起一陣低溫超導風潮。不過,該項研究結果近日被南京大學超導物理和材料研究中心聞海虎團隊以實驗數據推翻,最新研究數據已發佈在學術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供同行審閱。

日前在美國物理學會會議引爆爭議的羅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狄亞斯團隊宣佈取得了常溫超導的重大突破,被稱爲是改變歷史、顛覆物理學定律並解決能源危機的研究。該研究稱,最新的材料可以在約21℃常溫下、加壓到1萬個標準大氣壓就能出現超導現象。

媒體報導指出,這種新材料名爲三元鑥氮氫體系(ternary lutetium-nitrogen hydrogen system),但是由於技術過於科幻,引發不少爭議,物理界、化學界、能源界甚至金融界都對這款低溫超導材料的未來發展高度關注,但懷疑其研究可信度的科學界人士也不少。

陸媒《快科技》報導,南京大學超導物理和材料研究中心聞海虎團隊在學術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提交了一篇包括9名作者、長達16頁的研究論文,直截了當否定了Dias的研究結論。

論文結論稱:「我們的實驗清楚地表明,從環境壓力到6.3GPa,溫度低至10K(約-263攝氏度),鑥氮氫材料LuH2±xNy中不存在超導性。」

南京大學超導物理和材料研究中心主任聞海虎對《中國科學報》明確指出,最近發表的羅徹斯特大學低溫超導研究,「這個結論肯定是推翻了,毋庸置疑的」。

聞海虎指出,狄亞斯給的製備樣品方案几乎不可行,於是他們結合自己的條件,完全以新的方式進行合成並得到了鑥氮氫材料。X射線衍射儀技術檢查顯示,該材料結構與狄亞斯的樣品幾乎一致,且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儀分析也發現了氮元素。

研究團隊隨即在6萬個大氣壓以下的不同壓力中,對該材料電阻進行了測量,發現低至10K都沒有超導發生。同時,他們也進行了仔細的磁化測量,發現沒有超導所需的抗磁信號。聞海虎說,這些發現足以否定狄亞斯Dias的常溫低壓下的超導結論。

聞海虎說,Dias可能給了一個錯誤的條件,或許是溫度少了一個「0」,「除非用激光加熱,否則很難做出來」,然而狄亞斯並沒有提到雷射。聞海虎團隊採用了高溫高壓爐來燒,很快就得到了鑥氮氫材料。

聞海虎還說,這個材料在幾10萬個大氣壓下是否會出現高溫超導還不能下結論,「我們也正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