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促廢除校園基改食品禁令 教團:不應放寬

基改食品有很多疑慮,臺中市農業局因此輔導農民種植非基改大豆。(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貿易代表署認爲臺灣校園禁用基改食品缺乏科學根據,要求廢止這項禁令。對此,校長、教師及家長團體一致要求政府要挺住,因爲「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引發社會更關注食安議題,而學生正在發育成長階段,任何有疑慮的食品都不應進入校園,包括基改食品。

美國貿易代表署近日公佈《2024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對促臺灣全面開放校園對美牛及其產品的市場,要求廢除校園餐點不得使用生技食材(基改食品)的禁令等。美方表示,臺灣自2015年12月起,禁止校園餐點使用基改食品,這缺乏科學根據。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新莊國小校長張信務表示,國中小孩子正在成長階段,政府對他們應有更多保護,對他們發育不能確定是100%安全的基改食品,不宜開放進入校園。

張信務說,現在臺灣的校園裡面,連含糖飲料(如可樂)都不能賣,萊豬食品也不能用於營養午餐中,而國人普遍對基改食品不放心,自然不應該進校園。他提醒政府,要對孩子的健康做最嚴格的把關,不應在美國的壓力下,就放寬或放鬆相關的校園食品禁令。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美國方面說校園禁基改食品缺乏科學根據,那臺灣政府也應該召集專家來討論,釐清基改食品對於成長髮育中的孩子是否造成傷害,這部分清楚了,接下來才能進一步處理。

侯俊良說,一旦臺灣的專家認定基改食品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那原本的禁令就要繼續維持;此外,現在國人普遍認爲基改食品是不好的,一旦臺灣專家認爲這是錯誤認知,下一步政府就要和人民溝通,調整大家的觀念後,再決定是否要解除校園基改食品的禁令,而不是在美方壓力下,一下子就解除禁令。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2人死亡,這讓大家非常震驚,原來「吃到不好的東西是會死人的」。而他看到一些資料,基改食品可能對人體有負面影響,臺灣對於學生的健康問題一向嚴格把關,因此不該在美方壓力下退縮,校園仍有必要禁止基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