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卿籲北京 勿藉美議員訪臺動武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雪蔓(中)在布魯金斯學院美國對華政策座談表示,儘管國務卿布林肯因偵察氣球問題推遲訪中,但雙方「從未停止溝通及試圖相互理解」。(摘自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雪蔓推特)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15日表示,儘管美中因中國偵察氣球事件關係緊張,但美國仍將努力與中國保持聯繫。她並重申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沒變,希望美中不會因爲臺灣爆發衝突,也希望北京不要以美國會議員訪臺爲藉口採取軍事行動。

雪蔓在布魯金斯學會活動上表示,儘管美國務卿布林肯因偵察氣球問題推遲訪中,但雙方「從未停止溝通及試圖相互理解」。她堅信外交的力量可防止對衝突的誤判。美國始終堅定地應對中國提出的挑戰,在香港、西藏和新疆的人權問題、中國對臺灣的經濟脅迫和威脅行爲等問題上保持堅定立場。美方不是要展開另一場冷戰,只是要求每個人都按照同一套規則行事,這樣所有國家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談到臺灣問題,她重申美國致力於維護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如果臺海發生衝突,這不僅是亞洲的安全問題,也是整個全球經濟安全問題。她並舉烏克蘭戰爭爲例說明戰爭造成的全球性影響,並敦促其他國家在臺海問題上發聲。同時她也強調:「我們也希望中國不要以國會議員訪臺爲藉口採取軍事行動。」此外,雪蔓也認爲,美國不應改變現有戰略模糊政策,美方的一中政策長年維護了臺海和平與穩定。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15日舉行聽證會,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項目主任林碧瑩(Bonny Lin)應詢時表示,五角大廈正聚焦將臺灣視爲一個「步調場景」,並確保美國在衝突發生前能移動防衛資產和能力,以做出必要防衛態勢。臺灣自己沒有單獨自我防衛的能力,需要美國及其盟友協助才能對抗中國可能的武力行動。

針對有哪些潛在盟友會幫助臺灣防衛的問題,林碧瑩表示,日本傳出對防衛臺灣攸關其國家安全的聲音,去年底公佈的國安新文件反映出日本對此的重視。可能參與協助防衛臺灣的盟友依序是日本、澳洲,再來纔是韓國,菲律賓則可能排在澳洲和韓國中間。

林碧瑩說,中國從俄烏戰爭中看到了打長期戰的可能性,美國需要確保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消耗掉所有的彈藥。最近CSIS密集的模擬戰爭中發現,美國現有的戰略儲備在兩星期內就消耗殆盡。如果美國預期臺灣衝突會超過那個長度,美國國防產業就需具有激增生產的能力,及能預先在地區部署好的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