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七雄市值一夜蒸發2330億美元,機構去年四季度減倉增持港股

美東時間週二(3月5日),美國三大股指齊跌,支撐美股上漲科技“七巨頭”當日市值總計縮水2330億美元。

美股此次下挫前的去年末,已有投資機構開始減持“美股七雄”。如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也在2023年第四季度售出了1000萬股蘋果股份,國內機構中的華夏基金,也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已低配蘋果、減持特斯拉。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美股今年的投資機會,不僅僅侷限於幾家科技巨頭”。華夏基金國際投資董事總經理鄭鵬說。

鄭鵬減持特斯拉、蘋果

美東時間週二,美國三大股指齊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週二下跌1%;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7%,近期支撐美股上漲的“七雄”(蘋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英偉達、特斯拉和Meta Platforms)的市值,也總計縮水了約2330億美元。

其中,蘋果公司股價當日收跌2.8%;亞馬遜下跌近2%;微軟股價下跌3%;Alphabet的股價則下跌了3%;Meta Platforms和特斯拉股價則分別下跌1.6%和3.9%。英偉達逆勢收漲0.9%。

在此之前,“七雄”一直是美股科技股強勢上漲的主要支撐。

2023年“七雄”強勢主導了美股狂飆。英偉達股價全年累計飆升239.02%,Meta Platforms上漲194.13%,特斯拉上漲101.72%,亞馬遜上漲80.88%,Alphabet上漲58.32%,微軟上漲58.83%,蘋果累計上漲49.01%。而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爲24.23%。

2024年“七雄”市值繼續飆升。2月初,“七雄”總市值達到12.5萬億美元,是日本、法國和英國三國股市市值的總和。其中,英偉達憑藉其生成式AI底層基礎設施——算力芯片的強勢,2024年開年以來延續了漲幅,其市值在美東時間2月12日甚至超過了亞馬遜和谷歌,成爲美股市值第三大上市公司。

在持續拉昇的過程中,已有投資機構陸續減持。根據公開信息,此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23年第四季度售出了1000萬股蘋果股份,約佔該公司對蘋果持股比例的1%,減持市值約18.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億元),這使得伯克希爾·哈撒韋對蘋果的持股比例降至5.9%。不過,蘋果仍然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第一大重倉股,該公司仍持有9.06億股蘋果股票,價值約爲1740億美元,在其持有資產中佔比爲50%。

國內的投資機構,也有部分減倉。如華夏基金經理鄭鵬,去年四季度在華夏全球股票美元現匯(QDII)持倉中減持蘋果1.09萬股,特斯拉則從其前十大重倉中退出。

增配港股對衝美股風險

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穎說,這七家公司上漲的動力,來源於其創造的驚人業績。財富管理公司Evelyn Partners在2月13日的研究報告中提到,“美股七雄”指數2023年的回報率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107%,遠遠超過了更廣泛的MSCI美國指數。後者去年爲投資者帶來了27%的回報。

而這七家公司的業績,來自生成式AI的市場需求。但部分公司的業績貢獻中,人工智能佔比並不高。

以微軟爲例,2024財年第二財季(即2023自然年四季度)財報顯示,由於精準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該熱門賽道領跑,微軟當季營收與淨利潤雙雙超出華爾街預期,營收連續第五個季度創出歷史新高,但人工智能僅給Azure雲營收貢獻了6個百分點的增幅,遠不及市場預期,且該公司對2024財年第三財季(即2024自然年一季度)業績的展望較爲平淡,導致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下跌逾2%。

截至北京時間3月6日收盤,微軟2024年內上漲幅度爲7.14%。

“微軟爲何漲幅不達預期,我覺得可能是市場不一定會爲人工智能給營收貢獻的這幾個點的收入買單,要知道谷歌大模型做出來後股票甚至是跌的。”鄭鵬說,2024年美股市場將會產生很大分化,股價上漲的公司將會越來越多,而不會僅僅集中在“幾家大型科技股”。

除了微軟,美股其他大型科技股近期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北京時間3月6日隔夜,蘋果股價收跌0.59%,這是該股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達到7.2%,導致其市值蒸發了逾2000億美元。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經下跌12.05%,而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卻上漲7.42%;而特斯拉年內跌幅也達到28.95%。

“蘋果和特斯拉股價下跌有其合理的原因,比如估值很貴,利潤增長又不夠,說明市場在分化,而這個分化對我來說是有效的。”鄭鵬說。

在鄭鵬看來,除美股外,年內港股市場也有機會。在華夏全球股票美元現匯(QDII)持倉中,去年四季度增持了中石油(00857.HK),並將其買入前十大重倉股行列,並持有騰訊控股和匯豐控股,分別位列第九大和第五大重倉股。

“通過配置港股,一旦美股下跌,能讓客戶少賠錢。美股上漲時我們基金也在跟着漲,而在美股回撤時,我們的回撤會比美股小一點。”鄭鵬認爲,配置港股可以爲美股對衝風險。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華夏全球股票美元現匯(QDII)年內漲幅高達8.79%。

實際上,多隻2月漲幅超20%的QDII基金,也保持了較高的港股倉位。例如嘉實全球互聯網股票(美元現匯)保持了中概互聯網的絕大部分配置,輔以教育類資產的差異化高配置,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其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爲高途、好未來、拼多多、騰訊控股、愛奇藝、新東方、快手、阿里巴巴(港股)、微軟、阿里巴巴(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