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際發展署署長對國會表示:對外援助是抗衡中國影響力的關鍵

美國際發展署署長對國會表示:對外援助是抗衡中國影響力的關鍵。(達志影像)

據美國之音報導,一位共和黨資深議員當地時間17日表示,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的援助資金優先事項在應對中國共產黨構成的威脅方面還遠遠不夠。拜登行政當局要求爲美國國際發展署提供32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經費——比國會2023年的撥款數額高出30億美元。

報導稱,衆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在有美國國際發展署署長薩曼莎·鮑爾(Samantha Power)參加的聽證會上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該機構計劃如何使用其申請的4億美元資金來對抗中國的影響。

麥考爾說:「我們的對外援助必須明確替代中共和我們的對手,同時還要拯救生命,並在世界範圍內投射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與機構負責人的預算聽證會是國會山的年度活動,行政當局爲各機構申請的資金數額往往只是談判的起點。

鮑爾告訴衆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已準備好介入——無論是通過有着不利條款的不透明貸款還是緊隨而至的僱傭軍。尊重民主和人權的國際秩序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威權行爲體正在挑戰它並試圖重塑它。我們必須投資於我們所需的穩定和更人道的世界。」

她對議員們說,衆議院共和黨推出的預算法案將嚴重損害美國國際發展署的全球使命和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上個月,共和黨佔多數的衆議院通過了一項預算立法,以解決迫在眉睫的債務上限危機,但這部法案在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不大可能通過。不過,他們的提案假如獲得通過,將提高債務上限,以換取削減政府開支,包括把美國國際發展署的資金減少多達22%。

衆議院外委會資深成員、民主黨衆議員格雷戈裡·米克斯(Gregory Meeks)週三表示:「中國和俄羅斯沒有將其國際事務預算削減近三分之一。事實上,他們正在發展和擴大對外援助計劃,藉此促進國家利益和在全球舞臺上施加影響。我們正在失去地盤。」

週日,麥考爾告訴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節目「本週」(This Week),「違約不是正確的前行道路。......我們的對手非常密切地關注着這一點。他們關注我們分裂的時候......我認爲再也沒有什麼比看到我們違背憲法規定的全部信仰和信譽更讓他們開心的了,尤其是中國。」

他補充說,共和黨人已經制定計劃避免這種情況,「我認爲我們是講道理的,我們願意提高債務上限,但我們希望切實削減支出,並將支出限制在......2022年的水平。」

鮑爾表示,2019年美國國際發展署的資金增長速度是其項目增長速度的一半。 根據民意調查,許多美國人認爲的對外援助的投入比實際數字要高得多。許多調查一致表明,公衆認爲美國聯邦政府每年有25%的預算用於對外援助,而事實上,這一比例不到1%。

鮑爾對美國的立法者說:「毫無疑問,我在這裡做出的任何提議都不應以犧牲對我們的國防和我們在全球範圍內與中國競爭的適當投資爲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