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警告:如中國對外傾銷過剩產能 將和盟國將採取行動

美國警告:如中國對外傾銷過剩產能 美國和盟國將採取行動。(人民日報)

據美國之音引述英國《金融時報》2月19日報導,華盛頓已經警告北京,如果中國試圖通過向國際市場傾銷商品來緩解其工業產能過剩的問題,美國和盟國將採取行動。美國2位財政部高官表示,美國的一個代表團在最近一次對中國的訪問,包括在與負責經濟的副總理何立峰的會談當中,明確表達了這一擔憂。

美國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傑伊·尚博(Jay Shambaugh)率領的一個5人代表團2月5至6日在北京與中國財政部官員舉行美中經濟工作組的會談。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去年7月訪問北京後,美中兩國在9月成立了經濟和金融工作組,目的是就實質性的經濟和金融政策問題進行持續的接觸與溝通,以緩和兩國關係。

尚博說,「我們擔憂,中國的工業支撐政策和宏觀政策更聚焦供應,而不是思考需求來自何處,將雙雙向這樣一種局面傾斜,即中國的過剩……將最終變成衝擊世界市場。」

報導稱,美國最擔心尖端製造業,尤其是清潔能源領域,例如電動車、太陽能板和鋰離子電池等。

尚博說,他向中國強調,不僅僅是美國感到擔憂,而且如果美國或其他國家做出任何迴應,中國也不應該感到「出乎意料」。

尚博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說,「世界其他地區也將回應,他們不是以新的反中國方式去做,他們只是對中國的政策做出迴應。」

歐盟去年啓動對中國電動車行業的反補貼調查。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17日說,歐盟準備好利用貿易工具處理中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

美國一位官員表示,華盛頓希望確保北京嚴肅對待這一問題。這個議題將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今年晚些時候訪問中國議事議程中的一個「重大部分」。在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這個月在巴西聖保羅開會時,葉倫預計將提出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官員則表示,美國的《通膨削減法案》讓進口中國鋰離子電池和電動車成本過高。一些專家也表示,中國去年出口的電動車三分之一是特斯拉電動車,是由在上海設廠的美國公司製造的。

報導援引一位美國智庫的中國經濟專家的話說,美國應當施壓中國提振其內需。這位專家還表示,如果所有措施都無法改變局面,華盛頓將無從選擇,只能隨歐盟腳步,啓動自己的反補貼調查,最終導致對中國進口實施實質性的限制。

報導稱,中國也承認產能過剩的風險,但是仍未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處理這個問題,儘管習近平去年12月說,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是挑戰之一,必須要得到解決,以保障未來的經濟增長。

中國商務部本月宣佈支持電動車在海外擴張的「健康發展」計劃,包括提升與外國夥伴的合作。一些專家認爲,這是中國希望減緩國際社會對中國電動車出口擔憂的一個跡象。

與此同時,北京也嚴厲抨擊西方國家保護主義擡頭以及濫用貿易糾紛機制。針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調查,中國採取了報復措施,調查法國干邑(Cognac)白蘭地酒向中國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