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類期中選舉」爲大選帶來變數

(圖/路透)

國內媒體對於美國4年一次的總統大選一向給予高度的關注,也重視期中選舉兩黨在國會席次的增減,但鮮少報導美國單數年的選舉。總統與國會議員的選舉屬於聯邦層次,在偶數年進行,大部分州長的選舉也是在這兩個時間舉辦。不過,由於美國屬於聯邦制,各州可自行決定州及地方層次選舉的時間,因此纔會有3個州(肯塔基、路易斯安納、密西西比)的州長選舉在總統大選前一年舉行,另外兩州(新澤西及維吉尼亞)則是在後一年。

由於有3個州長及4個州議會(肯塔基除外)選舉、大都會市長選舉,及一些公民投票的議題,選舉的結果當然會部分反映目前選民對兩黨的喜好度,因此我將今年11月7日的美國選舉視爲「類期中選舉」,而選舉結果也會對明年總統大選的議題操作帶來變數。

今年的3個州長選舉,基本上都是南方的深紅州,但兩個現任的州長卻是民主黨籍,其中肯塔基州現任的畢薛爾是競選連任,路易斯安納州現任愛德華茲兩任屆滿空出開放席次。另外,密西西比州現任共和黨州長雷弗茲則是尋求連任。由於2020年川普在這3個州大贏拜登平均20個百分點以上,因此民主黨早已做好輸掉路易斯安納州的心理準備,也未對在密西西比州拉下雷佛茲抱持幻想,但還是希望能守住肯塔基州的席次,因爲畢薛爾有現任的優勢。選舉結果一如預期,儘管輸掉路州及密州的州長選舉,但畢薛爾能以5個百分點的優勢在深紅的肯塔基獲得連任,讓民主黨士氣大振。

此外,民主黨在新澤西與維吉尼亞兩個期中選舉也表現不俗。新澤西州方面,民主黨在州衆議院增加了5席,目前享有51對29的優勢,州參議院席次未變,仍是民主黨25席、共和黨15席。民主黨兩年前在維吉尼亞州輸掉州長選舉,因此今年希望能夠阻止共和黨的州長掌控議會兩院,州參議院兩黨席次與4年前同樣,共和黨仍是19席,民主黨則是保有些微多數的21席:在州衆議院民主黨增加的3席,剛好讓它來到過半的51席,兩院多數讓民主黨可以發揮制衡行政部門的作用,讓州長楊金想要推動懷孕15周後禁止墮胎的法案難以遂行。

談到墮胎,俄亥俄州的公民創制憲法修正案以5成7對4成3的票數差距,讓個人有權決定她自己的生育權。自最高法院推翻Roe v. Wade的墮胎合法化判例、將決定權由聯邦層級轉回到州的層級後,去年美國期中選舉就有5個州對此議題做出投票,其中加州、密西根及佛蒙特州是在憲法中明文保證墮胎的權利,肯塔基州則是反對憲法中並沒有墮胎權利的規定,蒙大拿州則是保障醫療人員執行墮胎不得受罰。俄亥俄這個川普3年前贏了近9個百分點的紅州,在今年公民投票中,明顯支持墮胎權益,可見這是一個民主黨可以在明年大選操作的議題。

拜登總統目前民意支持度低迷,不到4成,他所主打的「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似乎無法說服選民,儘管其3個支柱──政府進行智慧的公共投資、工人的教育與賦權,及推動競爭、降低成本以協助中小企業,似乎頗具說服力。美國通膨雖然已從去年的6.5%降到今年的3.7%,不過民衆對物價狂漲的感受絕對超過這個數據。

此外,失業率在上個月來到今年新高的3.9%,同時高達7%的房貸利率也讓購屋族承受極大的壓力。基於此,與其主打拜登經濟學,還不如強調民主黨對支持生育的選擇權(pro-choice),更能夠吸引青年及婦女的選票。(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