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暴露了真實想法:美國實力遠超中國,關係才穩定…

(原標題: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暴露了真實想法:美國實力遠超中國,關係才穩定…)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只有讓中國看到美國的民主實力正在增長而非衰退,中國纔可能更加謹慎或是妥協。”前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羅素(Daniel Russel)日前接受日媒採訪時稱,只有在美國實力遠超中國之時,兩國關係才能保持穩定。但如今的中國即將成爲一個匹敵美國的大國,美國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

在羅素看來,中國愈發“強硬”的原因是認爲美國正在“衰落”,美國爲此需要展示出更強的“韌性”和實力。同時,他也反對“削弱和孤立”中國,認爲美國鷹派對華進行“政權更迭”的想法“極其危險”。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圖爲前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羅素

《日本經濟新聞》10日刊發了這篇專訪羅素報道。期間,羅素回溯了中美關係過去和現在的改變,針對美國對華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還談及了中國、美國與俄羅斯的“三角關係”。

在評論美國政府過去數十年的對華政策時,羅素表示,隨着中國的實力接近美國,中美關係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美國支持中國發展,努力避免摩擦對抗的好時光”已經過去了。

羅素回顧說,在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認爲一個穩定和繁榮的中國符合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因此美國政府推動對華接觸,試圖讓中國融入美國主導下的國際體系,並希望以此塑造中國的行爲。在那個時候,沒有人認爲孤立遏制中國、破壞中國的穩定是更好的做法,“這將是一場災難”。

儘管羅素認爲現在一些否定對華接觸戰略的說法站不住腳,但也坦承情況的確變了,中美很難回到過去。他提到了以下兩點因素:

“首先在過去,只要兩國在軍事和經濟實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中美關係就相當穩定。可是現在中國在經濟上取得了更大成就,軍事技術能力也更強。如今的中國即將成爲一個匹敵美國的大國,這種現象從來沒有出現過。”

至於第二點原因,羅素將其歸結於近年來“中國更加公開地挑戰全球規則,以及美國的領導地位”。

羅素聲稱,中國開始相信自己和美國一樣強大,當他們越變越強時,美國正在衰落。伴隨着這種看法,中國的行爲變得“危險和令人不安”。他認爲,只要中國還認爲美國的實力正在下降,就會有動力發出更加直接的挑戰。

羅素再度指出,只有在美國實力遠超中國之時,兩國關係才能保持穩定。儘管他反對削弱中國的戰略,認爲這種做法“既不明智也不可行”,但美國的確需要展示自己的力量。

在這方面,美國需要加強與盟友的關係;展示自己的韌性,進行自我革新和重塑,推動民主社會整體實力的增長。羅素稱,中國領導人尊重力量而輕視軟弱,美國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中國有所妥協,或在行爲上更加謹慎。

訪談中,日媒還提到了一些美國鷹派政客的說法,即美國應對中國進行“政權更迭”。不過羅素駁斥了這種說法。他提到,美國在伊拉克、利比亞等地區的經歷已經證明,這種做法導致了“災難性的失敗”,不僅沒有成功,還給所在國和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問題。

羅素坦承,這樣做的後果也是“極其危險和不可預測的”,美國“沒有能力”對中國實施“政權更迭”,這種想法“既不明智也不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關係之外,羅素還對中美俄三國關係提出了看法。

在他看來,如今的三國關係不同於上世紀的中美蘇關係,那時候中蘇實際上是“敵手”,但現在俄羅斯成爲了“一個相對弱小的大國”,專注於給西方國家“製造麻煩”,中俄之間合作關係相當密切;上世紀美蘇之間也沒有經濟等領域的相互依賴,競爭方式更爲直接,但中國卻很好地融入了全球多邊體系,中國和西方國家經濟技術一體化程度前所未有。

羅素於6日參與了亞洲協會線上活動

丹尼爾·羅素(Daniel Russel)現任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會長,擁有豐富的亞洲事務工作經驗。他曾於2013年至2017年擔任主管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是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人物。他主張美國努力加強聯盟。深化與多邊組織的接觸,擴大與亞太地區新興大國的合作。

當地時間6日,羅素還與拜登政府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一同出席了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的線上活動。當時坎貝爾也提出了與羅素相似的論調,他聲稱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中國如今的外交政策變得愈加“強硬”,中國同時應對多項國際糾紛的舉動是“一個重大轉變”。坎貝爾還說,中美兩國能夠和平共存,但這對當代及後代而言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挑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