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會:政府對企業獲利的威脅升高

美國商會分析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提交的2021年報後發現,標普企業提及與政府行動潛在風險相關的措辭約32.5萬次,相較2011年多出27%。

相形之下,訴訟或成本加重等非政府因素,在這十年間威脅企業獲利的程度相對持平。

美國商會將政府風險升高歸咎於幾項因素,包括政權幾經更迭、決策愈來愈有黨派之分。此外民主共和兩黨在尋求政策改弦易轍時,愈來愈傾向經由行政監管,而非透過國會力量。

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布萊德利(Neil Bradley)表示:「這份研究報告證實成員企業向我們反應的,即政府管太多的威脅與日俱增,危及他們的業務。」

美國商會研究企業的年報時,會搜尋與公共政策相關的辭彙,例如「資料隱私」、「移民議題」、「勞工」等。

商會的研究發現,醫療保健公司和公用事業回報,政府因素對獲利的威脅增加最多。這兩大行業確實受政府嚴加監管。

商會發現,政策風險主要來自美國司法部、環保署(EPA)、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證券交易委員會(SEC)。FTC對企業利潤的威脅,自2011年來躍增62%。

2011年,也就是該研究報告發表的第一年,美國上市企業在年報中提到26萬次左右的政策風險,當時由民主黨籍的歐巴馬總統執政。

2016年歐巴馬第二任期的最後一年,上市公司年報中提到政府風險的次數升高到32.5萬次,當年歐巴馬政府推出健保、社會安全、潔淨空氣等一連串監管措施。

2017年共和黨的川普總統上臺後,企業年報中提及政策風險的次數,達到36萬次的高峰,比2011年增加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