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界揭「大陸影響力」觸及各界 盼能平等對待臺灣

美國學者發佈報告,揭露中國超強影響力。(圖/翻攝自asiasociety.org)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學界今天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在美國政界商業和大學各界發揮其影響力,且越來越強大,例如有智庫學者都收到儘量不要談臺灣等敏感議題警告,還有學者會「自行審查」敏感議題。報告中建議陸方不應阻止美國地方政府與臺灣交流,美方也應用平等的方式對待臺灣。這份報告由史丹佛大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戴雅門(Larry Diamond)、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等人共同帶領製作,一共長達192頁,名爲「中國影響力以及美國利益:促進有建設性警覺」(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

這份報告也多次提到臺灣,尤其學者及智庫專家們談到,中國多次試圖在與臺灣有關議題上影響他們。其中一段內容指出,中國大陸駐美大使館一名官員曾拜訪一名美國智庫專家,表達陸方反對臺灣旅行法、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美軍艦艇廷臺灣港口等。該官員甚至警告,中國大陸已經不再是弱者,「若美方不慎重,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會帶給臺灣痛苦」。

另外,還有一名大陸官員曾警告美國智庫,不要太常請講者談有關臺灣、香港西藏主題。例如,曾有智庫專家接待完民進黨訪問團之後,收到大陸史館表達不滿,還有一間智庫邀請了臺灣講者,且拒絕取消,陸方就決定收回其接待外交部長王毅的機會。整體來說,中國大陸的訪客通常會盡量避免與臺灣關係密切,或是有接受臺灣贊助智庫的邀請。

還有智庫學者坦言,如果碰到敏感的「兩岸議題」會自行檢查,尤其是要前往拜訪中國大陸時,他提到,因爲自由進出大陸對她的生計來說很重要,雖然沒說過違背自身觀點的話,但寫作風格也比較溫和。而且,稱呼方面也很重要,有學者表示,例如在活動邀請函公開場合上,不會稱臺灣代表爲大使,或稱「總統英文」,但私下他們仍這麼說。

作者羣提到,中國大陸近年加強其影響力,像是僱用遊說公關公司影響美國政界,大學校園內則有孔子學院陸生學生會商界裡則利用企業獲取政治影響力、取得關鍵技術,再加上以市場爲籌碼,強迫外資接受其在西藏或臺灣議題的立場。報告內也建議美國地方政府加強透明互惠精神,不要和陸方簽署秘密協議,且中國大陸也不應該阻擋美國地方政府和臺灣或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交流,美方則不應爲了博北京歡心,就用帶有偏見的方式對待臺灣。

結尾部分,作者之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謝淑麗(Susan Shirk)認爲,若是過度誇大中國大陸的威脅,也可能引發類似美蘇冷戰的過度反應。其他作者也強調,不希望這樣的狀況發生,因此不管美方對中國的影響力採取什麼措施反制,都不應該用不公平魯莽的方式,妖魔化任何美國團體或造訪美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