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真的回來了?被華府接二連三當「路人甲」 歐盟太怒繼續罵

美國、英國與澳洲宣佈組成AUKUS戰略聯盟,歐盟事先完全被矇在鼓裡,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20日重砲抨擊美國行事「不透明又不忠誠」,質疑「美國真的回來了?」(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英國與澳洲上週宣佈組成AUKUS戰略聯盟,導致法國的潛艦大單被棄單,歐盟事先完全被矇在鼓裡,歐盟怒氣難平,昨(20)日繼續重砲抨擊美國行事「不透明又不忠誠」,質疑「美國真的回來了?」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報導,美國不甩盟友反對倉促撤軍阿富汗,加上此次美、英、澳聯手協助澳洲打造核動力潛艦部隊,不只讓歐盟成員法國的潛艦大單被棄單,整個過程中歐盟也完全被矇在鼓裡,令歐盟心灰意冷,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昨日痛批美國在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中「明顯缺乏透明及忠誠」,似乎太過不滿了,米歇爾一連講了3次「忠誠、忠誠、忠誠」。

他說跨大西洋聯盟是歐盟的「首要聯盟」,「我不是在質疑這個聯盟,我是在問:美國是否懷疑與歐洲結盟的重要性?」

他對於美英澳結盟卻未事先諮詢歐盟建議的舉動感到不解,質疑美國是否真的回來了:「爲什麼?因爲新的拜登政府說美國回來了,這是這個新政府傳遞的歷史性訊息,然後現在我們有疑問了,美國回來了代表什麼意思?是美國回到了美國,還是回到了其他地方?我們真的不知道。」

他說如果華府此舉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那和英國、澳洲結盟就「非常奇怪」了,因爲此舉削弱了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他說美英澳聯手打造核潛艦、導致法國被棄單的決定將會面臨「後果」,「有必要討論這對歐洲代表什麼意義。」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昨日在紐約與澳洲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會面,他的發言人表示,波瑞爾詢問美英澳未事先徵詢歐盟建議的原因,以及表達對於歐盟遭AUKUS聯盟排除在外的遺憾,指出歐盟在太平洋地區有強大的影響力。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昨日暗示拜登政府的舉動和川普政府差不多,「我們以爲單邊主義、不按牌理出牌、殘酷以及不尊重夥伴的作風已經過去了,但現在仍持續,所以我們想要了解。」

他重申:「我們是盟友,我們會說、不會隱瞞不同策略」,指出美國與歐盟之間已經爆發「信任危機」,「一切都需要澄清與解釋。」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昨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也聲援法國:「我們的一個成員國被以令人無法接受的方式對待,我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