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產階級衰落 可成美中關係切入點

根據觀察者網引述李成21日出席上海「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時表示,透過中等收入族羣角度,探討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關係。他指出當前中美最大矛盾之一包含中國中產階級上升、美國卻萎縮,但中國政府和中國決策者看到問題並提出共建共用共治的概念,也讓西方國家看到希望。

李成表示,西方有些人甚至部分中國學者,認爲「共同富裕」目標是反市場、反增長、反全球化。他認爲實際上正好相反,如果中國的中產階級進一步擴大,將推動更多的中國市場改革,包含消費、外貿,這就是經濟「三駕馬車」,潛力非常大。

李成說明,中國的中產階級人口已有4億人,而美國總人口才3億多人,已成爲全球最大中產階級或中等收入族羣的國家。未來幾年還將擴大到5億,甚至2035年預計達到8億人。

李成指出,當前中美矛盾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中美中產階級的比較,兩國都把中產階級作爲戰略性發展,例如前任美國總統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是減中產階級的稅,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也提出「爲中產階級服務」。

但當中國中產階級提升時,美國的中產階級卻在衰落,從70年代的70%下降到現在的50%甚至還不到。李成說,研究顯示美國只有收入最高的20%人口因全球化而獲益,但剩餘80%人口收入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並沒有明顯成長,不像中國是所有收入族羣都受益。

因此,李成認爲這可以成爲中美關係的一個切入點,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能把蛋糕做大?中國政府和中國的決策者都看到問題,提出非常好的概念——共建共用共治,不僅讓「一帶一路」沿線,也讓西方國家看到成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