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匯率報告延遲 臺續列加強觀察名單機率高

美國財政部每年4月及10月發佈半年一次的匯率報告,10月的下半年報告已延遲一個多月,臺灣在4月時三項標準全符合,但並未列匯率操縱國,暫列「加強觀察名單」。接下來隨時會發布的匯率報告,根據觀察期間來看,若以一年爲基準,臺灣還是會符合三項,若觀察期間爲半年,可望減爲符合二項,降回一般觀察名單。

央行去年因應「短期間資金大量且集中進出」,造成匯市有失秩之虞,進場買匯維護匯市秩序及金融市場穩定,全年買匯達391億美元,且集中在11月,造成干預阻升新臺幣逾GDP(國內生產毛額)2%,符合美國財政部匯率對匯率操縱國三項條件。

美財政部對全球貿易伙伴匯率報告,根據三項指標判定,是否操縱匯率來提高貿易競爭力,三項全部符合即列入匯率操縱國。三項標準包括經常帳順差佔全國生產毛額(GDP)逾2%、對美貿易順差達到200億美元以上、全年單邊干預匯率超過GDP的2%。

根據央行總裁楊金龍9月底時的說法,今年初延續去年底美元超額供給現象,爲避免匯市失序,央行1月仍進場調節,淨買匯87.3億美元,2月之後供需恢復均衡,央行轉爲淨賣匯。

匯銀主管認爲,匯率操縱國的指標觀察期間如果是一年,將包含去11月,則央行干預金額合計會達478.3億美元,代表臺灣還是三項都符合,就要看央行與美方的「溝通」情況,是否仍基於「情況特殊」,續列「加強觀察名單」。但如果觀察期間是2月之後,央行干預買匯金額則會大降至87.3億美元,將減爲僅符合二項的一般觀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