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授在臺北遭公車撞 柯文哲:檢討交通號誌不夠國際化

記者張暐珩/臺北報導

美國神經科學權威教授布里吉曼(Bruce Bridgeman)10日一早便獨自一人從出外散步,沒想到卻在穿越馬路時,被公車撞到。臺北市柯文哲對此表示,會再檢討街頭交通號誌進行檢討,事實上交通局車流量分析,但發現信義路、仁愛路車流量大,依舊要維持單向通行。

柯文哲說,雖然信義、松山開通有捷運,但對仁愛路信義路的車流量還是沒有舒緩的趨勢,因此北市府還是必須維持單向通行,要等到車流量降到一定程度,纔能有辦法雙向。但他認爲,針對這次事件,北市很多交通標誌、告示都是中文整體而言不是很國際化,有時候外國人沒注意到單向道、逆向公車道,意外發生了,因此回去會研究一下。

另外,北市交通局29日在交通會報中,公佈今年北市上半年的十大壅塞路段,前3名分別爲中山北路興隆路南京東路。柯文哲30日指出,現階段會先做容易的東西,包括加強取締、改善號誌,思考分流,但整體目標還是共享、綠能E化

柯文哲強調,比較難做的部分,像是興隆路或中山北路,已經和交通局長討論,未來要開始思考分流,建立類似分洪道的東西;但他坦言ㄝ北市很難再增加道路面積,所以未來幾年還是會以公共運輸發展,都有在執行一些戰略性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