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法案補助劃紅線 韓國半導體廠衝擊大

設備業者指出,臺積電位於中國南京12吋廠及上海松江8吋廠的成熟製程擴產計劃已執行完畢,未來維持現有營運規模,接受美國政府條件不會造成直接衝擊。至於三星及SK海力士受影響程度較大,因爲中國營運據點佔總記憶體產能比重較高,中國又是最大市場,且記憶體制程若不能持續升級,恐導致單位生產成本過高及獲利能力明顯弱化等問題。

據外電報導,美國爲了扶植當地半導體產業已通過晶片法案,除了提供高達390億美元的半導體制造補助,若在美國興建晶圓廠還可獲得25%的投資租稅抵減,預估價值高達240億美元。不過,美國商務部28日公佈申請補助細節,顯然要獲得美國政府金援並不是件易事。

據美國商務部說明,企業申請直接補助金額超過1.5億美元,若有任何現金流或收益明顯高於申請人預估情況下,則須與政府分潤,分潤金額最高不會超過直接補助75%,且獲補助企業也不能把資金用於發放股利或買回庫藏股。同時,申請人需檢附如何爲員工及建廠工人提供可負擔且容易取得的子女托育服務。

申請條件中還包括限制海外擴產,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說明,獲得補助的企業將被要求籤署協議,同意10年內不得在中國等有疑慮的國家擴張半導體制造的產能,也不能和有疑慮的外國實體共同從事敏感技術的研發或授權。商務部會在未來幾周發佈詳細規定,讓企業更清楚知道有哪些紅線。

此外,申請補助企業也要滿足其它條件,包括承諾未來持續投資美國半導體產業,包括在美國設立研發機構等,也要爲美國少數族裔、退伍軍人和女性擁有的企業創造機會,同時也要展現環保責任及採用更多綠電,以及承諾使用美國生產的鋼鐵和建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