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就業人數慘 這數據更恐怖 專家憶當年慘況:連Fed都失控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表現差強人意,專家認爲CPI指數更爲重要,經濟歷史學家佛格森警告,若通膨持續上升,恐將會重回1960年後期。(圖/路透資料照)

8月非農大爆冷,數據令人失望,但專家日前表示,相對而言,即將出爐8月通膨數據更重要,且對美股的衝擊更大,有經濟歷史學家回憶起1960年的大通膨時代,警告若通膨不斷上漲,過去的慘劇恐將重演,當時情況連聯準會(Fed)主席都無法控制住局面。

美國勞工部3日公佈,8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23.5萬人,遠低預期72萬人,以及前直修正後的105.3萬人,然儘管非農就業數據差強人意,美股表現相對抗跌,道指小跌0.2%,那指、費半收紅分別小漲0.2%、0.5%。

日前賓州大學商學院知名金融教授席格爾(Jeremy Siegel)表示,雖然市場關注8月非農就業數據,但相較之下,8月的通膨數據對美股的衝擊可能會更大,「就我個人觀點來看,8月的通膨數據比非農就業數據更爲重要,因爲通膨一旦超出預期,Fed將不得不採取更激進的行動」。

《CNBC》報導,經濟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指出,美國政府在通膨上漲的問題面臨挑戰,在疫情期間大肆的印鈔票,如今這種財政刺激帶來了副作用,一場公共衛生災難衍生出了另一場財政、貨幣和潛在的通膨災難,「但這不是場大災難,不會死人,不過通膨上升仍是個問題」。

Fed和華爾街部分經濟學家均認爲,通膨的上升爲暫時性的狀況,但佛格森對此質疑,「暫時是多久?預期何時開始轉變?」;佛格森認爲,目前或許不會重回1970年代的通膨災難,但可能將重演1960年後期的情況,當時的Fed主席馬丁(McChesney Martin)失去對通膨預期的掌控,進而衍生出1970年停滯性通膨的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