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曾在臺部署可搭載核彈的屠牛士飛彈

美國海軍查菲號驅逐艦(USS Chafee,DDG-90)成功試射戰斧5型巡弋飛彈。(圖/美國海軍)

巡弋飛彈始祖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發明的V-1火箭。它的外型像是個火箭推進的小飛機,飛行距離250公里,足以跨過英吉利海峽。二戰期間,納粹從荷蘭、法國海岸,向着英國發射大量的V-1火箭,總數約1萬枚,其中2600枚擊中倫敦,造成約2萬人傷亡。不過,比起能夠飛入太空,再極高速返回的V-2彈道飛彈,V-1巡弋飛彈相對容易攔截,二戰結束後美國其實不太重視巡弋飛彈的研發。比如1961年,美國戰後第一代巡弋飛彈-蛇鯊(SM-62 Snark)只服役半年就逐步退役,因爲也在同一年,泰坦1型洲際飛彈服役,在當年彈道飛彈是無法被攔截的,這當然使軍方更願意投資在彈道飛彈的研發上。

SM-62 蛇鯊飛彈,體積相當巨大,以現在眼光來看,它更像噴射式無人飛機。(圖/美國國會圖書館)

1962年發生「古巴危機」,差點發生核子大戰,美蘇兩強決定透過談判,限制核武器總數,但兩強都有私心,所以他們將核子武器分成「戰略性」與「戰術性」,需要裁減的是無法攔截、毀滅性過強的戰略核武,至於可攔截、小當量的戰術型核武則沒有嚴格限制,其中巡弋飛彈就屬於戰術核武,這給了發展的空間。於是美國推出了第2代巡弋飛彈:屠牛士飛彈(MGM-1 Matador),它採用無線電導引能力,無法精確炸射,圓周誤差達到1000公尺,但是其彈頭是5萬噸TNT當量的戰略核武,炸不準也無所謂,重點是戰略嚇阻效果。屠牛式飛彈生產量達到1200枚,只部署在冷戰最前線國家,包括西德、韓國,以及中華民國。

在冷戰期間,蔣中正總統爭取到美國在臺灣部署屠牛士飛彈,包括臺中清泉崗基地、臺南空軍基地都有。(圖/Twitter)

不過,越戰的經驗教訓,使美國認清「即使是戰術核武,威力仍然過於巨大」的現實,上千枚的屠牛士飛彈根本派不上用場;另一方面,在1972年,爲了炸燬北越重要的清化大橋,它的堅固令美軍驚訝,好幾架戰鬥機還在轟炸過程遭到擊落,美軍發覺自己的武器庫中還缺少了一種遠程、精準、破壞力夠的飛彈。爲了填補這一缺口,「第3代巡弋飛彈」計劃提出,在經過幾輪角逐,美國空軍選擇了波音公司的AGM-86「空射巡弋飛彈」(CALCM),而美國海軍則選定通用動力的BGM-109「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第3代巡弋飛彈是真正實用化的巡弋飛彈,其最大的特點在「精準」,不管是空軍的AGM-86或海軍的BGM-109,它們都採用多重式複合尋標系統,包括任務地圖、地貌識別、主動雷達搜尋與GPS定位,圓周誤差率約在10公尺內;同時,爲了降低被攔截的機率,它們的飛行高度僅離地表30至50公尺,大約是10層公寓樓的高度,以躲避敵方雷達的探測。至於威力,雖然它們仍然可以安裝核子彈道,但是第3代巡弋飛彈的重點是傳統彈頭,可攜帶空爆彈、聯合子母彈、建物破壞彈等多種彈頭,可以一枚擊斷橋樑,或是混凝土碉堡。

美國空軍的AGM-86C空射巡弋飛彈,首次實戰於1991年的伊拉克戰爭。但由於海軍的戰斧飛彈的名氣太大,使得有些書籍誤將AGM-85C說成戰斧飛彈。(圖/美國空軍)

在1991年第一次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空軍B-52轟炸機發射了35枚AGM-86C空射巡弋飛彈,打擊伊拉克各地機場;但是美國海軍的各式戰艦與潛艦則發射288枚BGM-109、UGM-109戰斧巡弋飛彈,戰果更爲豐富,甚至一談到巡弋飛彈,人們直覺聯想到「戰斧」。之後每一次的國際衝突戰,包括科索沃戰爭、第二次伊拉克戰爭、阿富汗反恐戰爭、敘利亞反恐戰爭等等,美軍都發射了大量的戰斧巡弋飛彈去打擊重要陸上目標。

巡弋飛彈目前實戰紀錄都是打擊陸地目標,其實理論上,巡弋飛彈也能打擊軍艦,做爲巨大威力的反艦飛彈,這一點早在戰斧飛彈研發初期就被設計過,但是美國很長一段時間對此不重視,因爲沒有強大的海上威脅。直到中國大陸的海上力量崛起後,並且宣稱要「從綠水海軍走向藍水海軍」,也就是突破第一島鏈的封鎖,使美國重新評估中國大陸的海軍實力。

美國智庫在沙盤推演中發現,萬一與中國大陸海軍艦隊開戰,他們的海軍實力足以擊沉數艘美國航空母艦,而美軍的有效反擊之道,就是數量夠多的長程反艦武器,有些從岸基美軍基地發射,這樣可以避免軍艦被擊沉的風險。於是2021年,戰斧飛彈Block VA型增加了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