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菲律賓建9大基地 陸媒:背後意圖是「這個」

大陸央媒分析美軍在菲律賓建九大基地意圖。圖爲2022年12月11日美菲日陸上力量高層在日本陸上自衛隊朝霞駐地舉行高級別會議。(視覺中國)

大陸《環球時報》4日報導,美國與菲律賓國防部2日發表聯合聲明,將在菲國增加4個軍事基地供美軍使用,並將推進現有防務合作協定確定的5個軍事基地建設與應用。美軍背後的真正意圖,是要利用菲律賓重要的戰略位置攪亂南海、臺海,加大「遏中」「制中」力度。菲國軍事專家分析,一旦臺海發生衝突,美國將與臺灣建立「空中通道」,菲律賓提供給美軍使用的空軍基地,將發揮重要作用。

《環時》報導稱,根據美菲聯合聲明,雙方計劃全面加速實施《加強防務合作協定》(EDCA),同意在菲「戰略地區」指定4個新基地供美軍使用,並完成協定中現有5個地點的項目建設。美國今明兩年將斥資6650萬美元,在馬尼拉以北巴薩空軍基地、呂宋島中部馬格塞塞堡軍營以及菲南部棉蘭老島北部的倫維亞空軍基地,修復升級現有設施,同時興建新訓練設施、物資倉庫和其他設施。此外,美軍還獲准使用巴拉望島上的包蒂斯塔空軍基地、中部城市宿霧的貝尼託·埃本空軍基地。

在聯合聲明中,美菲雙方都拒絕公開新基地的具體位置。但外媒分析,新增四大基地3個位於呂宋島,1個位於巴拉望島。

《環時》報導,一匿名軍事專家表示,近年來美軍各軍種陸續推出以「分散式作戰」爲核心的新作戰概念。菲律賓面臨南海並與臺灣隔巴士海峽相望,其關鍵的地理位置讓美軍認爲菲律賓是實施「分散式作戰」概念的理想地域。

《環時》引述美聯社報導,卡加延省與臺灣隔海相望,對美軍應對「臺海衝突」將發揮重要作用。《歐亞時報》認爲,菲律賓的位置與美海軍陸戰隊《2030部隊設計規畫》提出的「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相匹配,該作戰概念要求小型機動的美海軍陸戰隊分散部署在「第一島鏈」,執行「遠端火力打擊」。去年3月,美海軍陸戰隊率先成立的瀕海作戰團在菲律賓舉行的「肩並肩」演習中,重點演練了該新作戰概念。

《歐亞時報》還說,美國防部一直擔心部署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在面臨地區衝突時缺乏足夠的後勤能力,使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能夠幫助美軍解決這個問題。

菲律賓軍事分析人士米格爾·米蘭達對《歐亞時報》分析稱,一旦臺海發生衝突,美國將與臺島建立「空中通道」,菲律賓提供給美軍使用的空軍基地將發揮重要作用。

《環時》報導,美軍意圖擴大在菲軍事存在,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將是重點。蘇比克灣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岸,距離首都馬尼拉約100公里,直面南海,是菲律賓重要的港灣之一。1992年11月最後一批美軍撤出蘇比克灣。

不過,韓國韓進重工於2006年2月成立韓進重工菲律賓公司,並在蘇比克灣北緣建造造船廠。目前該造船廠已被菲政府收購,並轉化成爲菲海軍的海上行動基地。蘇比克灣其他剩餘部分則被美國博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收購,似在爲提供美軍使用預做準備。

日本共同社報導,去年11月23日美國海軍離開蘇比克灣30週年之際,菲國蘇比克灣管理局主席保利諾表示,如果蘇比克灣不被納入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定》範圍,他會非常驚訝。

美軍不僅自己加強在菲軍事部署,還積極拉攏日本等盟友與菲加強軍事聯繫。去年10月3日至14日,美菲「海上勇士合作」演習。既在面朝南海的西部省分巴拉望省、也在菲北部與臺灣隔海相望的巴坦島舉行。美日在日本同步進行了另一場演習,旨在提升菲日兩盟友防禦能力,確保對印太危機隨時反應。菲國防部高級官員此前稱,菲日正考慮爲簽訂兩國《訪問部隊協定》重啓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