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迫烏籤礦協 爲減對陸依賴

美國將與烏克蘭簽訂礦產協議,學者分析,此舉是爲了減少對中依賴。圖爲烏克蘭鈦鐵礦露天礦場。(美聯社)

烏克蘭領土內蘊含豐富天然資源,其中包含能應用在電動車、手機、飛彈系統等未來關鍵產品上的稀土。美國總統川普看上這些關鍵資源,施壓簽訂礦產協議,期盼在未來競爭中搶佔先機,不過法國也傳出正與烏克蘭協商取得其礦產資源。學者分析,川普此舉是爲了不再過度依賴中國出口的包含鎵、鍺等關鍵資源,減少美對中依賴。

《美聯社》報導,法國防長勒克努指出,法國也尋求取得烏克蘭所蘊藏關鍵礦產的機會,且已展開數個月的協商。他說,法國與烏克蘭的協商旨在達成關鍵礦物供給的多元化。

勒克努指出,他獲得法國總統馬克宏的直接授權,也已經在直接與烏克蘭方討論。他強調,必須增加並多元化稀有礦產的來源,他從去年10月開始就和烏克蘭方展開討論了。因爲國防產業需要一定數量的原料,而這些原料對其自身武器系統在未來30、40年非常重要。

美法同時看上烏克蘭擁有的礦產資源不是巧合,法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皮特龍(Guillaume Pitron)分析,烏克蘭擁有全球約5%的關鍵原物料,包含石墨、鈦、鋰、鈹、鈾等,更富含稀土,是製造電池、武器、風力渦輪機、電子產品、核能反應爐、雷達等所需的關鍵原物料。

皮特龍指出,僅有少數國家擁有這些礦產,因此有供應缺乏的風險,川普之所以如此重視礦產協議,除要拿回美國在俄烏戰爭中投入的資源,更因爲過去美國和其他歐洲大國把礦物開採、精煉轉包給南方國家,導致如今極度依賴中國。

皮特龍說,當美國管制晶片製造科技出口,中國就停止鎵、鍺出口,在美中競爭愈發激烈的時刻,川普意在「籠罩在協議之上的敵手中國陰影」,如今「烏克蘭有現成的機會,以安全交換礦產,以和平換取金屬」。

英國智庫美國政策機構主席湯立(Dafydd Townley)也指,川普將俄烏終戰視爲確保關鍵礦產替代來源的機會,減少美國對中國的依賴,使川普能對中國採取更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