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脖子難活命?大咖機構直戳陸晶片3痛點:學學臺灣

中國力拚晶片自主化。(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美國去年10月初對中國祭出最嚴厲晶片禁令,更聯合盟友包括日本等,攜手限制晶片製造設備輸往中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及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駱軍委發表文章,直指中國晶片業發展3大痛點,並呼籲應該仿照臺灣、美國等設立國家半導體中心。

根據愛集微報導,該篇文章內容指出,中國發展晶片業面臨困境包括半導體人才嚴重短缺,其中從事半導體理論研究的人員屈指可數,但沒有龐大的半導體物理研究隊伍,就難以實現自主創新,尤其在美國封鎖下,當心半導體產業發展將如同「空中樓閣」。

其次是半導體基礎研究投入嚴重不足,中國研發投入長期不及美國的5%,該文章示警中國半導體企業還停留在國產化替代階段,沒有能力兼顧基礎研究。

第三點則是缺乏合作創新機制,以美國爲例,美國許多大學教授正在處理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等公司委託的基礎研究項目,但中國卻沒有類似的機制。

針對解決之道,中國科學院提到,臺灣已成立半導體研究中心,另外包括美國和南韓,也將分別成立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國家半導體研究院,呼籲中國必須儘快加強半導體領域國家實驗室體系的建設,以結合地區半導體產業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