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菲峰會之際 CNN:中國官員率團訪北韓

圖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美聯社)

在美國與北韓鄰國加強關係之際,北韓也正尋求加強與北京和莫斯科的關係,中國將於11日開始,派出近5年來最高級別的官員訪問北韓。

據CNN報導,北京9日宣佈,中國「第3號官員」趙樂際將率代表團對北韓進行「友好訪問」,啓動紀念中朝建交75週年的「友好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次應北韓邀請、爲期3天的訪問表明了中國對兩國關係的「高度重視」。 北韓官方媒體朝中社也宣佈了這項訪問。

分析人士稱,此行也爲中國高級官員提供了在實地直接聽取高度保密和孤立的北韓政府意見的機會。

趙樂際是自2019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訪問北韓以來,級別最高的中國「訪客」。此次訪問,兩國都對他們認爲日益敵對的地區保持警惕 ,特別是美國與其盟國日本和韓國之間不斷加強的安全協調,而日本和韓國則尋求反擊北京和平壤的侵略。

在中國代表團抵北韓之際,全球對北韓的擔憂日益加劇,近幾個月來,北韓加劇了好戰言論,並繼續其核武器試驗。美國及其盟國表示,平壤也與莫斯科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開始供應其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的武器。

由於中國代表團的訪問恰逢本週在華盛頓舉行的一系列以亞洲爲重點的外交活動,這些地緣政治斷層線變得更加突出。

美國總統拜登11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並承諾在應對來自中國和北韓的挑戰方面加強協調。在該會議之前,岸田在接受CNN採訪時,提到中國和北韓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並敦促他們「維護基於法治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

作爲繼習近平和總理李強之後的中共「第3號官員」,趙樂際的「善意」使命比政府級部長的訪問更有分量。不過,這次訪問預計不會帶來外交進展,但將成爲中國加強與北韓深厚而複雜關係的一個機會 ,並向美國和該地區表明,中國在北韓擁有影響力。

香港城市大學助理教授劉冬舒表示,「(此時)當美國試圖與日本和韓國更密切合作時,中國希望展現自己的影響力。」

此行也可能成爲中國政治機構高層更瞭解北韓當今局勢的重要機會。

自從去年放鬆對疫情的控制以來,只有少數中國官員訪問過北韓,在此期間,平壤加強有關核武器發展的言論,並公佈了重大政策轉變,「不再尋求與韓國統一」。

劉冬舒指出,「中國可能需要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北韓領導人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鑑於(北韓)剛剛從新冠疫情中恢復過來並改變了政策…除了日常溝通之外,中國還需要獲得更多訊息。」對北韓來說,中國此次訪問提供了一個加強與其最重要的國際夥伴關係的機會。

CNN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在與北韓的關係上一直保持着微妙的關係。對於因非法武器試驗,引來國際制裁而癱瘓的北韓來說,這是一條重要的經濟生命線。兩國也有着密切的歷史和意識形態聯繫,並曾在19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並肩作戰。

如今,美國的注意力轉向平壤的挑釁性言論和武器試驗,北京將受益。但中國同時也強烈希望確保金正恩的姿態,不會在區域引發潛在的毀滅性衝突,或吸引更多美軍駐紮在那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李明江表示,「當中國的地區地緣政治局勢惡化時,你會看到中國對北韓變得更加支持或包容。」他說,「當中國感受到來自美國和亞太地區國家的地緣政治壓力減少時,你會看到北京方面對北韓核政策、飛彈政策施加壓力的意願更強烈。」

另外,中國也可能密切關注北韓和俄羅斯之間加強合作,金正恩去年訪問北韓並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普丁入侵烏克蘭後,北京擴大與俄羅斯的經濟、外交和安全關係,但拒絕就北韓向俄羅斯的任何武器轉讓發表評論,稱兩國的合作是「這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事情」。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計劃主任孫韻表示,儘管這3個威權國家都有共同的安全擔憂,並反對美國的聯盟網路,但北京也對任何有關其與俄羅斯、北韓形成軸心的觀點保持警惕。她說,「中國不想與北韓和俄羅斯重回鐵三角」,也可能不希望看到平壤與莫斯科的關係,削弱其自身的影響力,「但中國在2國經濟中都發揮着關鍵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羅斯與(北韓)的和解尚未威脅或損害中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