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席防疫專家稱社交距離、戴口罩無科學依據 臺大醫:代表他不懂

▲佛奇是美國傳染病權威,在新冠防疫工作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圖/路透)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外電報導指出,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坦承疫情期間不少防疫措施是「編篡」(made up),包含呼籲民衆保持6英尺(約1.8公尺)社交距離、兒童戴口罩等都缺乏科學依據。國內感染科權威、臺大醫師黃立民直言,口罩與社交距離可防範飛沫傳染疾病,是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識,若佛奇這樣說法僅「代表他不懂」。疾管署表示,國內防疫都經過有20名專家組成的專家諮詢小組討論、協助制訂,全基於科學基礎。

《華盛頓郵報》引述上週釋出的一份訪談紀錄報導,佛奇1月在一場閉門聽證會上向國會形容,這個建議是「沒有數據根據的經驗決定。」根據5月公佈的另一份文字紀錄,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前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1月也私下向國會坦言,他不知道社交距離背後的證據。另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聽證會訪談中,佛奇也否認讀過任何主張兒童戴口罩有助於防疫的報告。

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受訪直言,佛奇本身專業爲基礎免疫、臨牀免疫,不是病毒和感染症專家,只是因爲他當過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 所長,纔會推出來當領導者,也就是說,佛奇之所以會變成最高指揮官,是因爲其地位,不是專業能力。

「簡單來說,佛奇在政策推動方面可以,但專業方面不見得最懂」黃立民話說得直接,防疫指揮官最主要是叫得動人、知道資源、相關支援在哪裡。他也認爲「編造」的說法其實有點失真,新冠這是飛沫傳染疾病「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一定是對的,根本不用去證明」。

▲臺灣在新冠疫情期間也實施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資料照。(圖/記者李毓康攝)

「只要飛沫傳染,就是這樣去防治」黃立民指出,這已經不需要更多實證,過往歷來發生的飛沫傳染疾病已經反覆證實這樣的作法,口罩有效過去也有論文發表,當然沒有人做隔幾公尺的研究,這個比較確實困難,但如果佛奇今天說出「不知爲何提出戴口罩與社交距離」就正代表他其實不懂,這是因爲這是「感染症的基本知識」。

黃立民表示,或許佛奇所謂沒有科學根據是針對新冠病毒,但他就要問了,難道出來一個新的病毒,又要另外做臨牀試驗,看口罩、社交距離有沒有效果,結果出來又花了一年時間,病毒都不知道傳到哪邊去了。

美國防疫政策與臺灣制訂政策息息相關,對於佛奇的說法,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我方還會再持續瞭解相關報導,但是臺灣政策的執行不僅參考美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各國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更重要的是還成立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家諮詢小組」提供意見,經過充分討論,在科學基礎之下提供相關政策落實執行。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最新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至於專家諮詢小組組成,根據疾管署資料,是由感染科權威、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擔任召集人,邀集國內多位專家組成諮詢團隊,專家專業涵蓋感染症醫學、感染管制、胸腔重症醫學、流行病學、微生物及病毒學、醫學倫理等領域共計約20人。

曾淑慧表示,專家諮詢小組及傳染病醫療網各區正副指揮官,會依據國內外疫情資訊、數據監測統計與分析、政策施行情形等相關資料,以及所收集之最新實證資料,透過跨領域專業意見彙集,提供指揮中心全面而深入之重要防疫政策措施建議,包括感染臨牀處置指引、疫情監測、社區防疫、防疫物資整備、感染管制、邊境檢疫、疫苗接種策略等,協助指揮中心迅速、有效訂定相關防疫政策,並執行各項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