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萊豬可能進校園 農委會駁斥:已有管控措施

農委會表示,農委已與衛福部、教育部全力推動臺灣豬標章,全面盤點國產豬肉上下游溯源並規劃妥適管控等措施,校園將全數使用國產食材。(本報系資料照)

含萊克多巴胺美豬明年即將開放進口,針對今(17)日媒體報導進口含萊克多巴胺豬肉可能進入校園午餐等疑慮,農委會駁斥,政府已擬妥相關管理措施與機制,農委會也與衛福部、教育部緊密合作,將全力推動臺灣豬標章,全面盤點國產豬肉上下游溯源並規劃妥適管控等措施。

農委會表示,學校營養午餐豬肉食材每年使用量約1.1萬公噸,其中超過1萬公噸爲生鮮食材,加工品佔比不到1成。政府自2017年開始推動學校午餐食材三章一Q獎勵政策,鼓勵使用國產可溯源之生鮮食材,並提供每人每餐3.5元之獎補助金,目前學校午餐生鮮豬肉食材章Q使用率已逾7成。

爲持續擴大三章一Q獎勵政策,行政院宣佈自明年元旦起章Q食材獎勵金每人每餐補助由3.5元提高至6元,並適用於加工品食材。這項政策實施已補足食材價差問題,學校午餐可以全面使用國產在地農產品及其加工品。

另外教育部也已修正學校午餐採購契約範本,要求肉品及蛋品全部使用國產在地具三章一Q食材,肉類加工(再製)品應採用肉品原料來源爲國產在地之優良產品,同時衛福部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要求及輔導相關業者做好標示產地來源國,以利消費者及學校、團膳等辨識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