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伊朗導彈襲擊摧毀以色列兩個中隊F-35戰機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10月1日晚宣佈,向以色列境內的軍事和安全目標發射200枚導彈,以作爲對以色列一系列襲擊的迴應。
伊朗媒體2日報道稱,在伊朗向以色列發動的此次大規模導彈襲擊中,伊朗導彈擊中以色列空軍基地,摧毀以軍兩個中隊的F-35戰機。而以色列軍方則表示,以色列空軍基地在這次襲擊中損失輕微。
媒體稱伊朗導彈襲擊摧毀以色列兩個中隊F-35戰機(來源:視頻綜合)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臺2日報道,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裡當天公開了此次對以色列導彈襲擊的主要目標,包括以色列3個主要空軍基地、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以及戰略雷達、坦克裝配中心、運兵船等。據伊朗媒體的報道稱,位於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中的內瓦提姆空軍基地1日被伊朗導彈命中,以軍兩個中隊的F-35戰機被完全摧毀。
以媒稱以空軍基地遭襲但損失輕微
伊朗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
同一天,多家以色列媒體報道證實,以軍一空軍基地遭伊朗導彈襲擊,部分建築物和戰機維修車間受損。
但報道援引以軍方人士的話稱,基地內的戰機、無人機、彈藥以及關鍵基礎設施均未受損,以色列國防軍認爲伊朗導彈對基地的攻擊是“無效的”,並沒有對以色列空軍的下一步行動造成任何影響,以色列空軍在遭襲後的幾個小時內繼續執行空襲黎巴嫩境內目標的任務。以媒的報道沒有提及遭襲基地的具體名稱和位置。
延伸閱讀:
媒體:以色列"不破金身"被破 伊朗或成其"真正的噩夢"
伊朗對以色列發起大規模導彈襲擊,據目前的報道,伊朗於10月1日晚間向以色列發射了200枚左右的彈道導彈,以色列中部地區發生密集爆炸。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表的聲明稱,導彈攻擊的目標是以色列特拉維夫周邊的三個軍事基地,並聲稱90%的導彈命中了目標。
目前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已經明顯看到有一些導彈落在了以色列的城鎮中,由於以色列已經禁止了本國居民發佈伊朗導彈命中情況的視頻和圖片,稱如有違反將會被捕和判刑。這可以理解,畢竟這確實有助於伊朗判斷打擊效果,但反過來說,如果這些導彈確實擊中平民目標,以色列此刻難道不應該大肆渲染伊朗導彈襲擊以色列城鎮,來博取一下同情嗎?
正好美國CNN在報道時也強調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的總部設在特拉維夫的人口密集區,並擔心伊朗如果以摩薩德總部爲目標可能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你看這劇本都給以色列寫好了,以色列不表演一下嗎?
現在對於內塔尼亞胡的以色列政府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有多少平民傷亡,或者部署在伊朗襲擊目標的軍事基地裡的美製F-35戰鬥機究竟是否遭到了損失,最大的問題是以色列的“不破金身”被打破了,當全世界看到如同流星一樣的導彈落入以色列境內,當以色列居民上傳的在自家陽臺看到不遠處爆炸的火球然後驚慌地退回室內,以色列這幾年來塑造的在中東它可以爲所欲爲而對手無法進行有效報復的這種氛圍被伊朗“征服者1”導彈(音譯“法塔赫”)給打破了。
伊朗向以色列發射約200枚導彈 圖源:央視新聞
“征服者1”實際上是此前著名的“征服者110”“佐勒菲卡爾”導彈的後續發展型,從技術發展譜系的角度來看,它也可以說是“紅旗2甲”的某種“曾侄孫”,它的尺寸比此前採用了碳纖維殼體,射程達到700公里的“佐勒菲卡爾”更大,射程也更遠,據稱可達1500公里,此外它採用了雙錐體設計的頭部據稱能夠進行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因此被伊朗稱爲他們的第一種“高超聲速導彈”,從技術角度來看,它也可以認爲和朝鮮的“超大型放射炮”相似,只不過朝鮮的“超大型放射炮”口徑爲600毫米,而“征服者1”的直徑是680毫米,還是要更大一些的。
雖說能夠滑翔,但要說這種導彈在突防能力上有多少斤兩,那還是有點開玩笑了,在導彈技術上比較像樣的國家這幾年都在學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包括中國的外貿導彈M-20也採用了相似的技術,這就表明這種導彈的尺寸和性能確實具備標杆性的意義。比如朝鮮的“火星11”導彈,就和伊斯坎德爾基本相似,在俄烏戰場上也被當作伊斯坎德爾導彈來用。
相比之下,伊朗顯然對於製造頭體不分離,能夠整體進行滑翔飛行的高強度彈體方面缺乏自信,他們的“征服者1”這麼小的尺寸仍然要做頭體分離設計,表明伊朗在製造能力方面是遠不如朝鮮的。當然朝鮮背靠大樹好乘涼是另一回事,但伊朗找不到願意讓他乘涼的大樹,原因自然也是他們在政治上不如朝鮮這樣旗幟鮮明。
但不管怎麼說,目前看來,雖然從以色列民衆在以色列當局開始查刪之前發佈的視頻和照片來看,“征服者1”導彈的戰鬥部顯然沒有伊朗自己宣傳的那樣高達1噸,從爆炸現場的效果來看,大概比203毫米榴彈炮的威力大點有限。推測其戰鬥部很可能被削減到了一百多公斤,這顯然是爲了達到更大的射程而削減了戰鬥部重量。
伊朗在說他們的短程導彈的時候一直有一些技巧,就是隻談導彈能攜帶的最大戰鬥部重量,然後又說一個最大射程,卻沒有說過在攜帶最大戰鬥部的時候的射程或者在達到最大射程的時候實際能攜帶的戰鬥部重量。我們知道對於彈道導彈來說,在其他數據都不變的情況下,戰鬥部重量越小,射程就會越遠。所以從技術層面說,現在我們至少已經通過以色列這次實戰了解到幾件事:
第一,以色列的“以色列特色”的反導系統確實只能應對技術上不入流的老舊火箭,對於稍微具備一些突防設計的導彈就基本形同虛設,抗飽和攻擊能力在實際命中率非常低的情況下,也就沒有實際意義了。
第二,伊朗的短程導彈在最大射程的時候只能攜帶一百多公斤的戰鬥部,實戰效能有限,加上這次伊朗導彈襲擊在幾個小時前美國人就已經向以色列通報,因此以色列應該有足夠時間將F-35戰鬥機挪動到機堡中去,伊朗導彈太小,基本不可能擊穿機堡的防護,因此不太可能出現網上一些人所說的,伊朗的導彈襲擊摧毀以色列一箇中隊F-35的事情。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後首次發聲,稱“伊朗犯下大錯——將爲此付出代價”
但即使如此,這次襲擊的軍事效果還是明顯的,畢竟作爲一個要維持F-35這樣的現代化戰鬥機運行的大型空軍基地,容易被100公斤戰鬥部爆炸摧毀和破壞的設施還是很多的,所以伊朗導彈襲擊將可能影響以軍這個最重要的空軍基地的運作,即使不能使他完全失能,至少也會在一段時間內大大降低其運行效率,對於以色列正在展開的黎巴嫩軍事行動來說,空中支援效率明顯下降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的。
第三,從導彈飛行路線沿途國家民衆發佈的導彈助推器殘骸照片可以看出,這次襲擊和此前伊朗襲擊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等行動一樣,伊朗同時發射了老式的液體燃料中程導彈和較新的短程固體燃料導彈,並且都不止發射了一種型號,如此“三世同堂”發射導彈的目的,可能是爲了利用多種型號導彈的複雜軌跡給攔截方的目標跟蹤和識別製造困難。
對於某個戰術地地導彈“四代同堂”的大國來說,伊朗這種做法似乎也有參考價值,畢竟未來某個時候,這個大家庭很可能還要再添一代,甚至可能短時間內“五代同堂”,屆時倒是正好可以給某個自詡爲“東亞以色列”的分裂勢力以及其背後的外來干涉勢力出出難題。
我們回過頭來繼續從這次中東衝突的國際政治視角分析。
以色列一直自詡爲“小美國”,但他們卻很少談到自己可沒有美國那種獨佔整個大陸的優越地理環境——以色列四面皆敵,且每個敵人都距離它不遠。這意味着,以色列要面對各種常規軍事手段的打擊。
1973年的亡國危機以色列靠着美國的海量援助,“奇蹟般地”挺了過來,從那之後以色列的頭等大事是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重演,爲此他們採取的策略實際上是拉打結合,在埃及轉投美國之後,以色列的關注點主要就在西北方向,因爲敘利亞仍然明確與以色列爲敵,而他們對黎巴嫩的滲透能力也與日俱增。
以色列打了1982年的中東戰爭,同時以色列拉攏沙特爲代表的海灣國家 圖源:新華網
因此以色列的重點就放在打擊敘利亞在黎巴嫩的軍事存在上,打了1982年的中東戰爭。而同時以色列拉攏沙特爲代表的海灣國家,與它們保持了比較接近的關係。
而當時的伊朗正在和伊拉克開戰,反以只能說是個口號。
進入21世紀,尤其是20年代以來,伊朗實力的提升有目共睹,由於美國打垮薩達姆政權,在敘利亞挑起內戰,使得這兩個原本和伊朗還保持着一些距離的國家事實上與伊朗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伊朗在這兩國的軍事存在已經無法忽略。
另一方面伊朗和沙特爲了爭奪“阿拉伯共主”的地位,長期明爭暗鬥,但隨着沙特自己陷入與也門胡塞武裝的衝突,不僅讓一向仗着石油收入“下館子從不問價”的沙特現在也知道柴米油鹽貴了,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也嚴重動搖了沙特在整個阿拉伯國家的聲望和影響,可以說,它和伊朗在地位上已經不能相提並論了。
因此在美國和以色列的推動下,雖然這不是他們的本意,但伊朗事實上成爲中東地區唯一有資格談“共主”話題的國家。
雖然在外人看來,伊朗的問題還很多,尤其是他們的內部矛盾還很尖銳突出,在支持“抵抗之弧”問題上,伊朗國內的各個政治勢力也並沒有形成共識。實際上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不得不把自己變成了一支“軍隊經商”的“軍外之軍”,那既然要經商,他們自然不得不吸納那些更傾向於“自由”的成員,最後這些人也難免反過來影響到革命衛隊的非經商部分。
外界總是不自覺地認爲伊朗的內部矛盾是宗教勢力加革命衛隊,和內心親西方的“平民政治家”,再加上伊朗軍隊等幾個營壘分明的陣營在互相鬥爭。
但實際上這種想法實在是把問題簡單化了,伊朗內部的政治鬥爭形勢遠比外界認知複雜得多,各個力量之間的傾軋長期以來使得伊朗的內耗非常嚴重,所以伊朗革命衛隊迄今爲止在支持“抵抗之弧”的作戰行動中屢屢吃癟,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因於內耗。
因此對於以色列來說,最不智的舉動就是讓伊朗進入一場實際不會傷筋動骨,卻規模夠大,需要進行國內動員的戰爭,伊朗國內鬥爭很可能因此最終分出高下,決出生死,這纔有可能建立一個真正有效的治理結構,一旦這種事情發生了,那對於以色列來說,纔是真正噩夢的開始。
伊朗民衆遊行。 資料圖
圍繞這場戰爭軍事層面、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這都是基於雙方實際情況對比得出的結論,但作爲中東地區實力最強的兩個大國,卻顯然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以色列要追求自身安全,必然損害伊朗安全利益,反過來,伊朗要追求自身安全,也必然損害以色列的安全利益。甚至可以說這兩個國家從國家基本理念上來說,允許對方存在都只能通過牽強的解釋來說服自己。
以色列從2010年以後就沒停過叫囂“伊朗威脅”,稱伊朗的什葉派之弧早晚要和以色列發生正面衝突,並且以色列將會不顧任何底線地打擊伊朗。
現在就到了以色列考慮自己的底線到底何在的時候了,因爲按照他們一向以來的說法,一定要“加倍償還”對手的襲擊,那伊朗現在已經用以色列反導系統難以攔截的導彈襲擊了以色列了,接下來是不是以色列要繼續“加倍”,似乎就只剩下傳說中的“傑里科”中程導彈,和同樣是傳說中的核武器了,但你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