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東南亞線運價 再創紀錄

上海SCFI出口貨櫃運價最新報價

全球大塞港,高價搶艙一路飆出新高價!截至15日,美西塞港再寫新高,等待靠泊船舶逾百艘,閒置運力逾80萬TEU,且塞港效應向美東、地中海甚至東南亞蔓延,全球塞港等待船舶逼近600艘大關,約當高達15%運力閒置,在艙位供給缺口擴大下,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最新一週報價再寫新高,美西線、東南亞線運價同步創高。

SCFI指數17日報價4,894.62點,連三週創新高。美西線每40呎櫃運價7,419美元,上漲119美元、漲幅1.63%,東南亞線新加坡航點每20呎櫃運價1,469美元,上漲101美元、漲幅7.38%,雙雙續創新高。

由於歐美國家趕在農曆年前進貨、補貨的需求仍然強勁,多位貨代業者預估,年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還有一波出貨潮,可望支撐或推升運價。法人估,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及貨代業臺驊、中菲行、捷迅等將受惠,12月、明年1月營收穫利可望維持高檔。

業者透露,目前主要航線海運現貨價已高,臺灣至美東線約2萬美元上下、美西線約1.2萬~1.5萬美元,兩岸至歐洲線約1.4萬~1.5萬美元,估計未來運價即使喊漲,幅度也較溫和。

SCFI指數主要反映航商向上海航交所申報平均運價,除可看到海運基本運價走勢,或可一窺大陸官方對運價監管情況,本週已連六週走揚、連三週創新高,意味官方瞭解塞港缺艙實況,讓運價適度反應,但航商也清楚若運價過高,可能壓抑貨量,助長通膨,恐將引起各國政府加強監管力道。

國內航運人士估計,海運艙位供不應求格局將持續到明年,多家航商已向上海航交所申報1月美加線運價調幅,漲幅約900~1,000美元,但實際調幅仍要看市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