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別盯着降息,美聯儲去年就“實際轉向”了

持續強勁的美國經濟,一再打壓着市場對降息的希望。雖然實際的降息大概率要延後到6月FOMC,但美銀認爲,美聯儲實際上早在去年的銀行業危機後,就已經轉向了鴿派。

美聯儲在去年3月就已經開始轉向

美銀指出,光是美聯儲政策利率的路徑不足以完全顯示其貨幣政策的立場,從流動性指標來看,美聯儲的鴿派轉向已經在去年3月的銀行危機期間就已經開始。

當時,由於整個金融系統的震盪,美國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美聯儲迅速通過BTFP等政策向銀行業大規模注入流動性,緩解了緊張的金融條件,解決了系統性金融風險。

此後,雖然加息並沒有停止,但其對經濟的限制作用已經大大減輕。

美銀稱,股市的表現,已經反映了美聯儲轉向的影響:

BTFP一直是銀行流動性的廉價來源,目前的需求仍然很高。展望後市,BTFP將在3月底正式結束,但也有可能得到延期。充裕的流動性可能會隨着逆回購工具逐漸見底而收緊。

美銀預計,今年過剩的流動性可能會輕微、漸進地收緊,但也不排除急劇收緊的可能性。

財政刺激力度放緩 今年美國經濟可能也會放緩

美銀報告還指出,2月份發佈的美國藍籌經濟指標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對2024年實際GDP增長的普遍預期已從12月的1.3%躍升至2月的2.1%。失業率前景已從4.2%降至4.0%。

如此強勁的經濟表現預期,也不免讓人懷疑美聯儲今年還用不用降息,也導致今年長期美債收益率的回升。

過去一年多來,雖然美聯儲持續加息和縮表,但美國經濟卻在緊縮政策下取得了穩健增長,與市場原本的預期截然相反。接受藍籌調查的經濟學家中,95%認爲是美國經濟沒有放緩是因爲“寬鬆的財政政策在2023年經濟的韌性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哈欽斯中心的測算,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四季期間,財政刺激對美國實際GDP的貢獻多達三個百分點。

而今年,由於財政刺激力度可能不及往年,88%的藍籌受訪者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也會放緩。但仍有78%的受訪者相信,美國經濟正在走向軟着陸,即在經濟不經歷衰退的情況下,通脹將恢復到美聯儲2%左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