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鬆弛感的孩子,永遠學不會自律

真正的自律,不是總緊繃着一根弦,消耗自己的精氣神。

而是懂得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勞逸結合、張弛有度,這樣學習纔會更加高效。

作者 | 夏天

我一直都特別想要一個像外甥一樣自律的孩子。

因爲,外甥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着書本和作業。

不管我們是在吵鬧的餐廳聚餐,還是在人來人往的咖啡館聊天,外甥都能全神貫注、專心致致地學習。

哪怕是吃飯的時候沒法寫作業,外甥也會一邊吃一邊聽音頻。

我經常羨慕的向姐姐討教:

“姐,你是怎麼把孩子養得這麼自律?”

姐姐每次都一臉驕傲地跟我分享很多培養孩子的秘訣和手段。

比如:

從小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和學習計劃表,不要讓孩子有無所事事的空間和時間;

孩子拖延、磨蹭、如何懲罰?如何制定規則;

讓孩子超前學、超綱學;

如何有效監督孩子……

可是,就在前幾天,一直以兒子爲驕傲的姐姐突然無比沮喪的對我說:

“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把兒子養得太自律太緊繃了。”

跟姐姐徹夜深聊後,我終於明白:

沒有鬆弛感的孩子,永遠學不會真正的自律。

沒有鬆弛感的孩子

總是內耗

在姐姐的鋼鐵手段下,外甥的學習習慣特別好。

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寫作業。

假期也從來不會縱容自己,總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安排得井井有條。

因此,外甥的成績一直很好,姐姐也很欣慰。

直到前段時間,姐姐突然發現外甥的情緒越來越焦慮和暴躁。

姐姐每天接外甥放學,外甥都是慌里慌張地往外跑。

到了家,外甥隨便扒幾口飯就開始寫作業。

姐姐多跟外甥說幾句話,外甥都覺得是在浪費他的時間。

有一次,外甥英語課文背不下來,氣得自己扇了自己好幾個耳光。

姐姐勸他先去睡覺,他衝着姐姐大發脾氣,說:

“我今天晚上背不下來,就不睡覺。”

還有一次,外甥被一道數學卡住了,他想了好幾個小時,也轉不過來那個彎,姐姐只好勸他說:

“你現在有點鑽牛角尖了,我們先把這道題放一放,出去運動運動,換換腦子,說不定一會兒再看就豁然開朗了。”

外甥一口回絕,煩躁不安地繼續跟那道題較勁。

雖然,姐姐一直很欣慰外甥的學習從來不用催,可是外甥總是神經緊繃地跟學習死磕、跟自己較勁的倔勁卻讓她很是擔憂。

彈簧效應說:

“某一事物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大,其自身的爆發潛力和空間也就越大。

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小,其自身的爆發潛力也越小。”

懂得給自己施壓的孩子也許會更加優秀。

但是,彈簧繃得太緊會斷,人繃得太緊也會崩潰。

想要讓孩子一直保持好的學習狀態,就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放鬆,學會自我調節。

反觀歷年的高考狀元,他們身上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點:

鬆弛有度。

廣東省理科狀元李奕辰長期堅持運動,即使在學業最緊張的時候,每天下午都要去操場跑幾圈。

山西文科狀元周仕達每週六下午都會去打乒乓球。

他在採訪中說道:

“我的水平很一般,但這是我很好的減壓方式。”

一位帶出20多個清北學霸的班主任老師經常教育學生:

“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先放過,再攻堅。”

有時候,執着地跟難題死磕,不僅會浪費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會挫傷自己的自信心,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得不償失。

美國研究“超級學習者”的6個習慣,其中有一個就是:

儘早且經常性短暫休息。

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給大腦足夠的時間來休息和恢復,還能提高孩子記憶的效率,獲得更好的結果。

所以,千萬別把孩子逼得太緊,別讓孩子把自己逼得太緊。

一個精神太緊繃的孩子,就像一條不斷被拉扯的橡皮筋一樣,隨時都有斷裂的風險。

只有教會孩子學會放鬆,學會鬆弛有度,勞逸結合,讓孩子的大腦得到休息,心態保持平穩,孩子才能徐徐前進,穩打穩紮。

沒有鬆弛感的孩子

容易輸不起

外甥,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總是太在意結果,把分數、名次和輸贏看得很重。

每次臨近考試,外甥就會特別焦慮。

他會把自己釘在凳子上,給自己安排很多額外的學習任務,強迫自己做一套又一套的模擬試卷。

一旦測試結果不滿意,他就會情緒崩潰,打罵自己,做更多的題,打更多的疲勞戰來折磨自己。

有一次期末考試,他怕自己考不好,每天學習到深夜不說,考試前三天竟然每天只睡二三個小時。

結果,平時幾乎保持滿分的數學,期末大考只考了85分;

平常很少出錯的英語閱讀題,連錯了好幾題;

就連他一直引以爲傲的作文也因爲理解有誤差點跑題。

恰恰應了那句話:

越是在意,越會失意。

當孩子太在意結果時,內心就會變得焦慮不安,精神也會高度緊繃,很容易打亂自己的節奏,限制自己的優勢發揮,導致結果不盡如人意。

記得村上春樹曾經說過:

“做好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

拼盡全力,讓過程不留遺憾,然後順其自然地接受結果。”

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的乒乓球冠軍鄧亞萍曾在一次節目中分享過自己的得冠心得:

“運動員從小的目標不就是世界冠軍,誰不想拿到手。

可是,到了比賽場上,你站在那想着我一定要拿冠軍,那你100%肯定拿不到冠軍。

事實就是這樣。

它難就難在,我明明知道我天天都在爲這個目標在訓練,但是我卻不能想。

因爲想結果沒有用,無論怎樣必然會有一個結果。

我必須得放下,專注地打好每一個球,每一局比賽,纔有機會贏。”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太想贏,反而贏不了。

不如教會孩子以平常心看待成績、名次和成敗,讓孩子學會注重過程,專注於事情的本身,讓結果順其自然。

又是斯坦福學霸又是奧運滑雪冠軍的谷愛凌曾在採訪中說過:

“我不是爲了比賽才滑雪,不是爲了上名校才學習。”

她專注於自己的熱愛,注重爲自己的心之所向全力以赴。

她的媽媽也從來沒有給她設置任務,必須要做到什麼程度。

她想考斯坦福時,媽媽告訴她:

“你不必非要上斯坦福,更重要的是一輩子不放棄學習。”

當她想在大跳臺決賽上挑戰超難動作1620時,媽媽沒有強迫她聽從自己的建議,而是告訴她:

“OK,這是你的比賽,你好好享受它。”

結果,谷愛凌一戰成名。

所以,我們也要像谷愛凌的媽媽一樣,告訴孩子:

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不給孩子過高的期望,讓孩子盡力而爲。

不把結果看得太重,讓孩子心無旁騖地全力以赴。

如此,孩子才能告別煩惱焦慮,從容篤定地迎接人生所有的幸運和美好。

敢於鬆弛的孩子

才能真正自律

姐姐經常教育外甥說:

“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你只要把學習搞好,其他的什麼都不用你操心。”

因此,外甥一回家就學習,哪怕是週末也很少有其他的活動和社交。

久而久之,外甥的脾氣性格也變得有些孤僻。

他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還能幹什麼,只要一有空閒,他就會陷入焦灼和惶恐中。

他不懂得如何跟同學好好相處,總是獨來獨往。

也不懂得如何享受生活:

姐姐帶她去附近河堤散步,讓她看看岸邊的垂柳,小河裡的荷花;

帶他去商場逛街,去嚐嚐網紅美食;

帶他去走親訪友,讓他感受友情和親情的美好和快樂……

無論幹什麼,只要是跟學習無關的事,他都覺得姐姐是在浪費他的時間。

記得李玫瑾教授曾經很嚴肅的告訴家長們:

“不要讓你的孩子一天到晚呆在家裡學習。

不然,他的大腦高度興奮,小腦得不到刺激,腦部神經沒有興奮透,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孩子的世界不是隻有學習。

我們要培養的不是一個學習機器,而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對人生有追求,對生活有熱愛的鮮活、有趣的生命。

就像紀錄片《小小少年》裡那幾個閃閃發光的孩子一樣。

9歲的小云兒沒有條件去大城市學舞蹈,就在媽媽的豬肉鋪裡跟着視頻翩翩起舞;

11歲的殷然癡迷昆蟲,總是喜歡去野外觀察和研究各種各樣的昆蟲,還因爲同樣的愛好結交了區Sir、苗大神、風順等大神蟲友;

16歲的李蓮怡娜採用網課的形式學知識,上午早起上網課,然後做一兩個小時的體能訓練,下午的時間都用來練摩托車,晚上會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

6歲就開始打乒乓球的曾子豪拿過省運會冠軍,進過全國前八,愛上電競後毅然“棄球從遊”,並且憑着過人的天賦很快成爲高分玩家。

他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眼裡只有學習的“書呆子”,只在乎考試的“做題機器”,他們有愛好、有夢想、有堅持、有爲自己喜歡的事奮鬥的執着和熱情,他們活得颯爽而快樂。

正如殷然媽媽所說得那樣:

“把孩子好玩的事情都搞沒有掉,人生不是非常無趣嗎?”

華人數學家陳省身也曾說過:

“知識分數越高的人,自己越要小心,因爲你將來要面對的生活難題,都不在這些分數裡面。”

只有學習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只會讓孩子學習的父母,其實也扼殺了孩子的更多可能性,甚至會讓孩子的未來面臨更大的挑戰。

每一個孩子小小的身軀下,都藏着一顆如巨人般豐盈的靈魂。

當我們放下焦慮和內卷,學會豐富孩子的生活,欣賞孩子的天賦,尊重孩子的熱愛,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支持孩子爲自己的熱愛全力以赴時,我們會發現:

無論我們的孩子成績好與不好,他都會是一個眼裡有光,自信滿滿的活力少年,他們終將會有一個獨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心理學上說:

“一個人真正的自律、自控,來自於他內心的底氣,堅信自己配擁有,相信自己能做到。”

一個孩子內心的底氣,從來不是來自於父母的逼迫,也不是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剋制和壓榨,而是來自於孩子內心的熱愛、鬆弛和自信。

一個擁有鬆弛感的孩子,對自己該做的事瞭然於胸,對自己可以該到達的地方胸有成竹,對自己還未做到的事,心存寬容和希望。

一個專注努力和過程,讓結果順其自然的孩子,永遠不會喪失努力的動力和挑戰的勇氣。

一個愛學習也愛生活的孩子,總會以一種無比舒展的模樣,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別把孩子養得“太自律”。

讓他們學會在鬆弛中徐徐前進,在接納自己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在豐富而熱愛的生活中找到人生的價值所在。

如此,我們的孩子才能在未來的風雨中自信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