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緊張 五角大廈稱美方「有理由」保持樂觀

五角大廈官員美東時間2日表示,儘管中國大陸持續帶來「步步進逼的挑戰」,美方在這場競爭中有理由保持樂觀。(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中因高空偵察氣球關係陷入緊張,數月來在南海也爆發2次軍機伴飛事件。五角大廈官員美東時間2日表示,儘管中國大陸持續帶來「步步進逼的挑戰」,美方在這場競爭中有理由保持樂觀。主管印太事務的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坦言,要嚇阻北京不在2030年前進犯臺灣有難度,但「我認爲我們可以做到」,美國正在強化嚇阻力量,確保侵略成本高得讓北京無法承受。

瑞特納2日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一場研討會上指出,印太地區不同於歐洲,沒有像北約(NATO)那樣的組織,美國必須與地區盟國、夥伴展開雙邊和多邊合作,確保中國是唯一有能力和意圖改變遊戲規則、破壞區域穩定的國家。針對解放軍的惡意驅離行動,瑞特納表示,美、加、澳都碰過,並非單一事件,是一種危險且不穩定的行爲模式。他認爲,解放軍能力益強,同時更願意承擔風險,以過去不曾見過的方式行使軍事權力。

瑞特納強調,美國不會被嚇退,將持續在國際法允許處執行任務,全世界都應這麼做。他引述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的話指出,美方的嚇阻力真實且強大,以至於北京領導階層在早上醒來時,會覺得「今天不適合做這件事」。瑞特納說,美方將竭盡所能確保這一勢態,他對此感到樂觀。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日前一場聽證會上,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詢問臺海是否可能安然度過2020年代,瑞特納當時迴應:「我認爲我們可以走完這十年,而他們(中國)未對臺灣做出重大侵犯。」對於美方是否有信心在2030年前維持嚇阻力,瑞特納表示:「我想是的,雖然並不容易」。

隨着中國大陸實力與野心逐漸壯大,瑞特納解釋,美國也正透過自身能力發展、調整態勢、引進新作戰概念,並加強與盟友、夥伴的合作。他說:「我想這是可行的,雖然非常困難,但我認爲值得急切去做,也有信心能做到。」

另外,出席同場研討會的共和黨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以「意志力考驗:臺灣爲什麼重要」(A Test of Will: Why Taiwan Matters)爲題發表演說。他指出,全球92%先進晶片產自臺灣,一旦臺灣淪陷,全球經濟損失恐高達2.5兆美元。他呼籲各國仿效美國,擬定製裁法案嚇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