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逐持久戰 臺不自找麻煩

美中在10月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前,雙方先互釋善意並討論「暫時協議」構想,讓兩國緊張關係稍微緩和。但是,白宮經濟顧問德洛警告,美中貿易衝突如同美蘇冷戰,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解決;同時,美中爭端牽涉廣泛,還包括科技人權,以及國安議題,「若需要花10年解決,也只能這樣」。此外,川普政府打「臺灣牌」動作越來越大,甚至刻意把「臺灣問題」列爲美中會談議題,讓臺灣朝野神經緊繃,深恐川普與習近平做出對臺灣不利交易。

川普大打臺灣牌

川普總統已經進入2020年競選連任戰鬥期。當前,美國整體經濟情勢相對穩定,失業率維持在3.7﹪的歷史低點,川普總統通過2018年期中選舉考驗,擁有國會參議院多數優勢,還在2019年4月甩開「通俄門調查案」,施政滿意度平均達到4成,對爭取2020年連任佈局相當有利。日昨,川普總統在美中貿易與科技戰方興未艾之際,爲鞏固連任總統的政治基本盤,刻意展現照顧美國農、牧出口與消費者利益,讓美中關稅戰與貿易戰暫時休兵,並釋出兩國可能在10月新一輪談判時,先達成「暫時性、局部性」協議的政策風向球,準備爲美中都騎虎難下的「對槓」僵局,鋪陳下臺階

不過,美中經過1年多的貿易戰、科技戰、間諜戰等交鋒,兩國戰略互疑層面已擴大加深。美國中情局前亞洲首席情報官沙特(Robert Sutter)最新研究指出,美國府會朝野與智庫已普遍視中國爲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潛在的長期威脅與敵人;同時,美國有意推動美中恢復建設性關係人士,將面對的阻礙也會越來越大;此外,美國今後任何發展美中合作關係構想與行動,都將會受到嚴厲的檢視與限制,而且這種氛圍已經形成主流,短期恐難逆轉。

臺灣對於美國調整對中國態度變化,千萬不可見獵心喜,尤其在對臺美關係質量提升的分寸拿捏,仍須審慎細緻經營。畢竟,美中戰略博弈形勢仍然詭譎多變,川普政府國安戰略雖強調美中競爭,讓臺灣成爲美國「印太戰略」環節,但北京對川普政府意圖已提高警覺,並正告美方切莫引火上身。因此,臺灣應對美方有意提升軍事安全合作,仍須維持兩岸關係並發展「預防戰爭」機制,把國安戰略格局拉高到「友美和中綿裡藏針」新架構,讓臺國防合作成爲支持兩岸良性互動正能量。

同時,臺灣亦應呼籲美中正視戰略互疑根源,共同處理新結構利益矛盾,加強溝通朝向互利共贏」發展,以防範美中關係惡化成冷戰對抗,讓臺灣面臨被迫選邊噩夢。何況,美國府會朝野與智庫都還沒有找到,可以完全排除北京武統臺灣選項的方法,臺灣在美中競逐長期化夾縫生存發展,仍須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當前,美中兩國從關稅戰、貿易戰與投資磨擦、科技封鎖斷料制裁,邁入南海軍力較勁、網路、產業間諜戰交鋒,以及美國司法單位對中資企業與工程師,祭出「長臂管轄」狠招等新情勢,凸顯美中戰略互疑與矛盾關係傾向惡化。華府與北京日昨雖互釋善意,暫時讓關稅戰與貿易戰休兵,並願意繼續針對分歧議題展開協商,但是美中兩國後續談判是否破裂,仍難確定。

擴大戰略轉圜縱深

因此,臺灣面對美中競逐持久戰應步步爲營,維持「友美和中」格局,對北京保持善意、一致、可預測的大陸政策,敦促美中臺三方迴歸建設性對話軌道。同時,臺灣的國防戰略應與時俱進,朝向處理臺灣及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重大威脅與危機爲主要任務,歡迎美、中、日等國共同參與臺海與區域安全、災害防救,及人道救援合作,讓臺灣能擴大戰略轉圜縱深,避免被迫捲入美中競逐持久戰僵局。

更重要的是,臺灣絕對不能自找麻煩,以激烈臺獨行動挑釁北京,讓習近平對「和平統一」失去耐心,並讓美國擔負難以承受的政治軍事包袱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