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開放絕對是未來趨勢」 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但應從長計議

國民黨團召開「開放萊豬 時中、吉仲誰說了算?」記者會 。(圖/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楊芸臺北報導

立法院本週開始審查有關進口瘦肉精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的9項行政命令,國民黨團1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質疑農委會衛福部政策牴觸,農委會禁止臺灣豬農使用屬於「禁藥」萊克多巴胺,衛福部卻訂定「安全容許量」標準,形成「臺灣豬不吃,臺灣人要吃」的荒謬現象。與會的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呼籲,進口美豬應該從長計議,「開放絕對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國人的健康跟產業發展,一樣要考慮。」

國民黨團總召林爲洲質疑,臺灣豬都不能吃的東西,卻要給臺灣人吃,對於如何避開食安風險,蔡政府僅告訴國人選擇臺灣豬就好,卻無法迴應豬肉加工品究竟應如何清楚標示、檢驗稽查,國人如何能清楚分辨進口萊劑豬與臺灣豬?

▲ 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圖/記者屠惠剛攝)

與會的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指出,臺灣進口豬肉最主要來源國加拿大,但在進口內臟部分主要來自美國,其中第一名是橫隔膜,就是大家熟知的肝連,第二名是大腸面線中常見的大腸頭。將來瘦肉精美豬進口後,這些食品都存在風險,尤其對孕婦小孩以及有特殊疾病者風險較高。

陳保基表示,過去他在擔任農委會主委時,馬政府要開放30月齡以下含瘦肉精美牛進口,曾召開過2次專家會議,這次一次都沒開,同樣是面對美國,壓力也不會比現在低,但當時農委會很積極向牛農溝通、向消費者溝通,而國人在牛肉消費量少,牛產業也不大,但也花了3年的時間

陳保基質疑,蔡政府訂定安全容許的方式更是漏洞百出,2006年農委會公告將萊克多巴胺列爲「禁藥」,因此當時沒有安全容許的問題,馬政府時期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將牛隻使用乙型受體素從禁藥排除,纔可以訂定安全容許,也就是所謂的「牛豬分離」。

陳保基認爲,進口美豬應該從長計議,「開放絕對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國人的健康跟產業發展,一樣要考慮」,至於蔡政府稱「時空背景改變」,陳保基則強調,美國使用萊克多巴胺比以前減少很多,2012年時大概有六、七成用萊劑,現在反而是七、八成都不使用,呼籲蔡政府應說明清楚爲何要在此時開放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