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食品市場 掀臺韓大戰

各國保養品在臺灣消長 ●韓系彩妝、保養品牌正夯,銷售以2位數幅度增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土洋品牌在臺灣食品、飲料與美妝等市場過招,近期出現臺韓品牌快速增長的新局面!Kantar Worldpanel Taiwan凱度消費者指數昨(7)日發佈最新調查結果,韓流正帶動韓國快煮麪、脣彩等品牌以2位數增長,韓國快煮麪已在臺拿下2成市佔;本土品牌也不示弱,藝人曾國城成立的曾拌麪,在第1季擠進市場第3名,國產的醫美品牌也使出渾身解數,市佔超過2成。

據調查,從早期辛拉麪一枝獨秀,到現在韓流風潮影響下,越來越多韓國品牌進軍臺灣,像是農心、不倒翁、paldo、Kormosa、三養等,持續以雙位數的速度成長,市佔更往2成推進。

臺灣本土品牌方面,曾拌麪憑藉美食家形象及網路口碑,在今年第1季擠進市場第3名,僅次於五木、農心,通路也由網路拓展到實體通路好市多。五木、阿舍乾麪等本土品牌紛紛跟進,推出波浪面體和椒香口味等新品,共同刺激市場。

食安事件影響消費者對於傳統大廠的信心,導致銷售衰退,進口乳品從中獲利,市佔已突破2位數,並從原本好市多自有品牌在經營,至今有更多廠商搶進市場;本土小農品牌也隨之崛起,通路商也積極導入,市佔在去年中也突破2位數。

茶飲市場是各國品牌必爭地,日系品牌伊藤園及麒麟等,憑藉日式質感、輔以季節限定產品吸引消費者,茶飲買者中每6人就有1人曾買過且持續成長中;本土品牌也推陳出新、既有產品升級,例如御茶園的特上檸檬紅茶,主打現榨的檸檬香氣促進銷售,凱度消費者指數的數據顯示,平均每3個臺灣消費者即有1位買過;國際大廠可口可樂繼2013年爲臺灣客製化後,再推出臺灣獨有品牌原萃,吸引逾2成臺灣消費者購買。

臺灣彩妝市場近期蓬勃發展,6成女性有購買化妝品,雖以歐美或日系爲主流,佔75%銷售額,但近年韓流也帶動氣墊粉餅等快速成長;口紅是韓國女星彩妝重點,從初期蔚爲話題的咬脣妝,到藉由熱門韓劇掀起風潮,帶動韓系脣彩近2年成長約50%。

國產品牌則在保養品市場表現亮眼,在市場主流歐美及日系大廠小幅衰退下,國產的醫美品牌主打專業研發團隊或針對亞洲人膚質量身打造,與本土藝人或電視節目攜手推廣產品,讓臺系廠商的市佔超過2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