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集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追新逐綠”推動技術升級

走進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氨氫零碳示範車間,一條長約150米的輥道窯爐安靜地運行,火焰在窯爐內部穩定地燃燒,釋放出綠色能源。智能化管理平臺全面監控着生產的每一環節,從燃料輸入到產品出窯,每一步都達到精準化、節能化。監測數據顯示:窯爐燃燒碳排放幾乎爲零,煙氣中的氮氧化物濃度遠低於行業標準。

這條2024年9月在蒙娜麗莎集團廣東佛山生產基地投產的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範量產線,是集團綠色發展的創新成果之一。“自投產以來,量產線持續穩定運行,產品質量達到預期。”蒙娜麗莎集團董事長蕭禮標說,“我們‘追新逐綠’,不是爲了追求產值增長,而是爲了探索產業綠色發展轉型新模式,爲行業提供一個零碳發展的模板,進而爲高溫製造行業低碳轉型提供新方案。”

陶瓷行業以往高度依賴煤炭、天然氣等碳基能源,會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蒙娜麗莎集團通過引入氨氫燃料,用100%的純氨替代傳統燃料,使陶瓷製造業實現生產過程二氧化碳零排放,帶來顯著的碳減排效益。據測算,蒙娜麗莎集團陶瓷工業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範量產線年產量近150萬平方米,通過輥道窯100%純氨燃燒,每年可減碳5200噸左右。

氨和氫作爲高能量密度的零碳燃料,儲運方便、使用靈活,具有天然的減碳優勢。然而,氨燃燒存在點火難度高、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和火焰穩定性差等技術難題。爲攻克這些難題,蒙娜麗莎集團與佛山仙湖實驗室、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安清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單位聯合,組建“先進零碳燃燒技術聯合創新研發中心”。佛山仙湖實驗室戰略科學家程一兵介紹,通過技術團隊的持續攻關,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範量產線項目實現兩項重大突破:一是可控點火,穩定燃燒;二是將氮氧化物和氨氣逃逸控制在較低水平,從而保障陶瓷板磚的品質。

“氨氫燃燒不僅是能源替代,更是技術路徑的重構。從窯爐設計、噴嘴改造到氨氣供應,整個過程幾乎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鑑,每一步都是挑戰。”蒙娜麗莎集團董事張旗康介紹,爲實現技術突破,集團投入近5000萬元,停窯改造9個月,組織跨學科團隊進行技術攻關。同時,爲解決氨氣供應和安全問題,集團在非化工企業和非化工園區建成三級氨站,並制定一整套儲運和安全操作標準。“我們大力改造生產線,只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張旗康說。

蒙娜麗莎集團的綠色探索也獲得了政策支持,佛山市南海區將該項目納入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爲集團技術實施提供了便利。“量產線前期投入巨大,制氫成本依然偏高,配套基礎設施也尚待完善。我們希望藉助政策支持和行業協同,形成良性運轉的低碳生態,進一步推動技術的規模化應用,爲可持續發展積累更多經驗。”張旗康說。

近年來,蒙娜麗莎集團低碳發展成效顯著。2021年,集團特種高性能陶瓷板數智化示範車間建成投產,推動能源利用最大化;2022年起,集團持續推進建材製造企業零廢棄物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示範項目,對“三廢”進行系統研究,助力企業實現零廢棄物排放;2024年,集團廣西藤縣生產基地啓用85兆瓦屋頂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年均減少碳排放8萬多噸。

“未來,我們計劃聯合科研機構成立技術服務公司,爲陶瓷行業以及其他行業提供更多零碳燃燒解決方案,爲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張旗康說。 (經濟日報記者 喻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