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培傑掌國研院海洋中心 精進研究秀臺灣科學力

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孟培傑今天接任國研院海洋中心主任,他表示,未來將強化探測科儀設備研發、育才工作,支援政府、學界遠洋或整合型研究計劃,與南海或西太平洋週邊國家合作,讓國際看見臺灣海洋科學實力。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舉行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交接典禮,由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聘研究員孟培傑接任。

國研院院長林法正透過新聞稿指出,期望孟培傑在海洋中心過去積累的成果上,繼續扮演臺灣產官學研界發展海洋科學的堅強後盾,深耕海洋科技研究工作,精進研發核心與關鍵技術,培育國內海洋科研、科儀自主研發等相關領域的人才,並建構海洋科儀設施平臺,領導海洋中心向前邁進,提升臺灣海洋科學研究的國際競爭力。

孟培傑表示,感謝海洋中心前主任王兆璋過去6年來爲海洋中心打下的基礎,海洋中心在國科會長期支持下,完成勵進研究船的建置與啓用,大幅提升臺灣海洋科學研究能量,5年來成果豐碩。

他指出,未來除強化探測科儀設備研發及海洋科學研究育才工作,也會充分支援政府各部會,以及大專院校遠洋或大型整合型研究計劃,與南海或西太平洋週邊國家進行合作交流。

面對激烈的國際海洋情勢競爭與挑戰,孟培傑表示,海洋中心將秉持國研院的願景「追求全球頂尖、開創在地價值」(Global Excellence、Local Impact),打造海洋中心成爲海洋科技研發與人才培育的搖籃、移動的海上護國長城,讓國際看見臺灣在海洋科學領域的實力與價值。

國研院指出,孟培傑擁有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博士學位,1998年進入中央研究院化學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00年進入海生館生物組擔任助理研究員,曾任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中研院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中華民國委員會聘任委員、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理事長等職。

國研院表示,孟培傑的專長爲海洋環境化學、海洋分析化學、水族館水質安全管理、海洋生態環境與海洋污染,歷年發表期刊論文及研討會論文200多篇,並擁有13項專利。

同時,孟培傑近年致力發展水體水質即時連續監測系統應用於不同生態環境,利用此係統所研發的「即時水質營養狀態指標」(RTSI),可取代傳統卡爾森指數(CTSI),突破傳統水體監測評估水體營養狀態方式,具快速、即時及全時段監測等優點,對未來水體營養狀態的即時判斷、水產品食安及海洋生態預警,助益良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