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英籍「另一半」共創石油王國 女子被騙1300萬元

示意圖(shutterstock)

假交友詐騙層出不窮,北部一名林姓女子因單身多年,在朋友鼓勵下,2020年6月透過國外網站認識一名年紀相仿的英國籍男子,對方聲稱是加油站承包商,希望以結婚爲前提交往,開始用WeChat與林女聯繫噓寒問暖。

孔女收到假冒海關的註冊證書。(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後來男子向林女表示,將到新加坡拓展事業,不斷以繳交材料費、信用卡遺失、繳交地方稅、買相關設備等藉口向林女借錢,期間長達近3年,期間林女曾有懷疑,但男子不斷以自己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爲由說服林女,並羅織要與她共創石油王國的未來,直到今年2月農曆年前,林女向家人借錢要幫男子還款,家人才發現林女可能受騙,陪同林女至警局報案,統計近3年來已「資助」超過1300萬元。

詐團要求孔女須再支付135萬元的註冊費。 (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刑事局表示,藉由臉書、交友軟體或其他社羣,以假交友尋求「真愛」的詐騙案件,去年被害人共有2000多人,男性及女性各半,且多集中在20歲以上未滿60歲的青壯年,約佔8成1,是此類詐欺案件的高風險族羣。

林姓女子3年來共匯款資助對方逾1300萬元。(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北部另一名孔姓女子,去年8月初在IG認識華裔法籍型男吳男,經過一個月噓寒問暖、照三餐問候,吳男向孔女表示要返臺拓展服裝事業,託運貨品及行李需要協助,要求孔女先代墊邊境清關、海關抽查及行李註冊相關費用。

刑事局提醒假交友詐騙手法。(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一開始孔女匯款100萬報值手續費,即收到臺北關務署交付的註冊證書,同時表示貨品遭海關抽查須繳交手續費,孔女擔心貨品遭扣押恐耽誤他們的結婚規劃,於是至今年1月初前後共計匯款15次,最後孔女收到簡體字的海關通知貨品清關程序已完畢,但還須支付135萬元註冊費,孔女起疑發現吳男多日不讀不回,才驚覺受騙痛失220萬元。

刑事局提醒,民衆使用交友軟體或各大社交平臺,看到對方帥氣美麗的大頭照,並提出以「結婚爲前提交往」,但在聯繫過程中拒絕見面或視訊,事後還利用投資、親人生病等理由借錢,千萬別被愛情衝昏頭,先與周邊親朋好友討論或撥打110或165辨別話術,以免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