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減少造成生態災難 蜂農放蜂有助提高農作良率 打造善的循環

立委劉建國(右)等人摘下苦瓜生嘗,大讚很清甜。(許素惠翻攝)

近年全球蜜蜂神秘失蹤,世界各地有數以百萬計蜂箱成空巢,使近百種需授粉農作物陷入危機。然而,生態災難造就異業合作,雲林興起「放蜂」熱潮,蜂農無償提供蜜蜂爲農作授粉,打造蜜蜂-大自然-人類善的循環。

瓜農吳秋榮隧道式苦瓜網室瓜果累累,他笑逐顏開地強調,都是小蜜蜂的功勞,小蜜蜂把關,絕對安全,可以放心吃。立委劉建國、古坑鄉長黃意玲、縣農業處長張世忠等人順手採下趁鮮啃了起來,大讚非常清甜。

古坑蜜蜂故事館館長程錡養蜂40年,事業版圖擴及泰國,被譽爲「亞洲蜂王」。但在雲林土生土長的他有感於生活環境變化,發起田間放蜂行動,主動無償提供蜜蜂協助在地農夫爲作物授粉,並聘請同鄉前農委會防檢局主秘張世揚博士回鄉,指導有機溫網室蜜蜂授粉技巧。

無獨有偶,堅守臺灣在地養蜂的土庫蜜蜂工坊也要免費提供農民蜂箱,業者黃承澤呼籲栽培需授粉作物的農民,例如柚子、柳丁、瓜果等農友,都可提出放蜂請求,特聘請全國養蜂協會理事長江煥彬傳授如何照料。

程錡團隊尋找不噴灑農藥,使用友善農法的農夫,無償提供蜜蜂到田間,在作物開花時爲花朵授粉。半年放蜂追蹤達1900公里,超過60位農友參與,吳秋榮就是合作農人之一。

程錡表示,蜜蜂是自然界的生態指標,如果一個地方能看到許多蜜蜂自在地飛舞,就代表該處環境很好。放蜂行動希望能增加作物的收成與良率,打造「小蜜蜂-大自然-人類」善的循環。

吳秋榮指出,蜜蜂授粉幫傳統人工授粉節省了85%的人力,換算人工成本每公頃約1.3萬元,着果率與果實良率也都提升。

而爲協助農友推廣蜜蜂授粉收成的新鮮蔬果,程錡並推動全國唯一蜜蜂授粉貼標,讓小蜜蜂在第一線爲食物把關,提高雲林農產品與其他縣市的價值差異化,成爲雲林農產品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