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優衣庫:在華不好賣了丨服飾財報觀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賀泓源 北京報道

以性價比著稱的優衣庫顯得沒那麼划算了。

該品牌母公司迅銷近期披露的三季報 (2024年3月1日-2024年5月31日 )顯示,當期,迅銷營收7675億日元(按7月19日匯率約合354.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7.4%至1169億日元(約合53.98億元人民幣)。

但迅銷在中國市場並不樂觀。當期,該公司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4%至1620.16億日元(約合74.82億元人民幣),這是建立在中國臺灣市場收入和營業利潤雙雙大幅增長基礎上的。拋開此因素,迅銷在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市場收入下降、經營利潤大幅下降。

該公司認爲,去年同期高基數、消費力轉弱、天氣擾動以及公司產品組合未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等因素,均導致了在華銷售欠佳。

如此態勢下,未來優衣庫在華也不一定樂觀。

差距拉大

眼下,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潘寧可能是壓力最大的人。

因爲,優衣庫在其他市場都賣得很好。第三財季,日本優衣庫收入及盈利質量改善均超預期,收入同比增長10.4%至2369億日元。 具體來看,當期,日本門店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9%,免稅銷售額佔比翻番。折扣同步縮窄。

在此基礎上,當期,日本區域毛利率增長4.1ppt至54.5%,經營利潤率大幅增長6.3ppt至21.3%。

同期,優衣庫北美/歐洲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1%/增長55%至 518/633 億日元,分別淨開店14/8家至81/76家門店。其中,歐洲市場拓展至愛丁堡和羅馬,利潤率繼續改善。

在東南亞、印度與澳洲地區,優衣庫營收收入同比增長20%至1317億日元。

回到中國市場,優衣庫與其他國際品牌差距亦在拉大。

耐克財報顯示,在截至5月31日的最新財季,該公司大中華區營收19億美元(約合138.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

需要注意的是,耐克在華也面臨着增長壓力。該公司首席財務官馬修·弗蘭德(Matthew Friend)就在財報電話會上表態,在華銷售增長主要動力來自天貓提前開始618購物節帶來的幾個點的貢獻。“如果不考慮這一時機優勢,業績將低於計劃,因爲所有市場渠道的流量都持續疲軟。 Direct下降 2%,NIKE商店下降了 6%,NIKE Digital增長了8%。批發業務增長了 15%。息稅前盈利(EBIT)按報告值計算增長了4%,可匯率影響仍在繼續。我們在主要市場經歷了消費者流量的重大轉變,尤其是在大中華區,實體店流量與上年相比下降了兩位數。”他說。

事實上,在618,優衣庫依舊是天貓服飾品類銷售額第一。但如此銷售額沒有像耐克那樣拯救業績。

定位問題?

而優衣庫在華營收下滑背後是,消費者們走向平替了。

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所有優衣庫熱門款都能在拼多多、1688上以不過百元價格到手。其中就有餃子包、搖粒絨拉鍊茄克、設計師合作系列搖粒絨連帽拼接外套等。

在小紅書上,有着大量“優衣庫平替品牌”帖子。不少帖子還列出,優衣庫國內代工廠自營品牌工廠名稱。當然,亦有帖子提到,優衣庫是lululemon平替品牌。

潘寧也在近期簡報中指出,受“平替”消費價值觀影響,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質量相近但價格更實惠的產品。這對優衣庫構成挑戰。

種種變化原因來自消費市場本身的相對冷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732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6364億元,增長3.0%。

具體到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來看,該品類6月零售額爲1237億元,同比下滑1.9%。這還建立在618大促基礎上。

由此,在需求相對較弱情況下,市場趨向價格戰。這成爲前述優衣庫平替盛行原因。

此種市場環境下,優衣庫甚至還在提價。比如,79元短袖越來越來少。去年,優衣庫秋冬產品再次漲價。36氪報道稱,有內部人士確認,優衣庫打折頻率趨向降低。逆勢而行的代價便是,優衣庫在華陷入營收困局。

總體來看,優衣庫價格問題本質是品牌定位波動。

眼下,這家快時尚品牌似乎迷失了。在性價比端,優衣庫比不過所謂平替;在品牌端,提價又得不到市場認可。

目前,相對高端品牌提價非常謹慎,乃至COACH在華髮起一輪又一輪的相關產品5折促銷。

“我們現在提價非常小心,基本不動,客觀上折扣在增加。市場增長更多靠拓品類和渠道,品牌定位正在調整。”有頭部高端國產男裝品牌創始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由此來看,消費分級下,優衣庫或許正在走向一個越發萎縮的市場。這可能是種危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