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業沉寂10年 不與陸廠正面交鋒 臺廠最強武器出招

圖/先探提供

化合物製程特性驅動多元的利基應用,繼面板之後,LED廠沉寂十年有成,輔以面板廠力拱Mini LED直球對決OLED,不管是面板或LED,產業已邁向長多。

繼面板之後,沉寂十年的LED產業,今年也開始出現營運向上循環,兩大光電「慘」業起死回生,一來拜兩岸供需秩序轉佳之賜,二來臺廠歷經十年生聚教訓,沉潛轉往高毛利的利基市場耕耘,今年都同步看到開花結果,這樣的轉變不會是曇花一現,更大的意涵是長多的開始。

利基應用商機處處

中國LED股近期聯袂大漲,從上游磊晶廠的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封裝的瑞豐光電、國星光電、聚飛光電,到在Mini LED及Micro LED都跟國內富採深入結盟的LED終端應用公司利亞德,都在短短五個交易日大漲三到八成不等,帶動國內LED股也出現暌違已久的上漲走勢。

產業上來看,因爲化合物半導體制程特性使然,LED終端應用這幾年也出現多元的發展,除了傳統照明外,新興的利基應用近年百花齊放,從3D感測用的VCSEL,智慧手錶、無線藍牙耳機的感測元件,甚至是電動車充電樁、家電及工業產品需要的光耦合元件,都是紅外線LED晶片應用的一環;藍光LED除了廣泛應用在照明外,各項車燈的應用滲透率也持續提升,到最近Mini LED在高階IT產品的加速導入,都讓臺廠找到全新的獲利立足點,營運逐漸露出曙光。

LED臺廠選擇性地避開量大利潤薄的市場,不與陸廠正面交鋒,才得以在長達十年的產業殺戮中取得一席獲利之地。

從國內僅存的磊晶廠談起,中型的光𬭎因爲設備規模不大,鎖定小量利基應用,營運已連續四季轉虧爲盈;億光轉投資的泰谷,早已不再生產製造磊晶,目前僅進行貿易買賣,幾次減資之後,勉強止血不再虧損,但要有大格局恐怕仍不容易。

晶電與隆達合併的富採,雖然第一季還虧損,但卻是能從日亞化手上奪下蘋果Mini LED背光訂單的龍頭磊晶業者,但也因爲設備產能包袱龐大,直至第一季每股仍虧損○.三八元,轉虧爲盈的進度慢了些,但公司已表示第二季將轉虧爲盈,下半年蘋果及非蘋的Mini LED新品齊發,加速獲利已是指日可待,未來單季看到每股獲利一元亦不是難事。

富採跨第三代功率半導體

臺灣LCD面板業者,以友達爲首結盟富採,挾Mini LED次世代顯示器技術,和中國京東方與韓廠在OLED面板技術直球對決的態勢,將自下半年到明年加速白熱化,OLED面板有容易老化、燒屏及螢幕烙印的問題,隨着Mini LED、甚至Micro LED進入量產問世,系統品牌業者多了選擇,高階顯示器將不再只是OLED的天下,而站在Mini LED技術發展最前沿的富採,在大股東友達的襄助下,成爲這波Mini LED應用起飛下的大贏家,已是毋庸置疑,然在所有的LED廠中,富採的股價淨值比卻是整體族羣中最低,股價着實委屈。(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154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1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