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籤“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入境散客逐漸增多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3月14日起,我國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 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籤政策。免籤“朋友圈”擴容,截至目前,我國已對12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籤政策。過去一年以來,我國不斷優化調整外國人的來華簽證政策。在這些政策措施推動下,我國的入境遊業務恢復發展還面臨着哪些堵點亟須解決呢?

3月19日,德國郵輪“阿塔尼亞號”2000多名遊客抵達上海,這是該船疫情後首次訪華。船上一千多名客人中,有350人預訂到北京旅遊,成爲新免籤政策實施以來訪問北京的最大規模德語入境旅遊團隊。

受益於中國對德國、瑞士和奧地利籍客人的最新免籤政策,德國郵輪“阿塔尼亞號”疫後的首次訪華的岸上行程不僅可在上海、江蘇停留,還有去北京的岸上行程,以前上海港郵輪客人十五天免籤政策只允許客人在江浙滬區域活動,現在新免籤政策讓他們能夠預訂上海到北京往返的旅遊產品。

“實行6國來華單方面免籤的種類便利化簽證政策,是我從事旅遊行業近30年來從未聽說過的。”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制約入境旅遊的首要難題——簽證。隨着3月初,瑞士等六國加入,我國已對12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籤政策。陝西利行國旅董事長張帆認爲,如果要縮短入境遊恢復週期,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免籤國家數量。同時,多位旅遊行業資深從業者也均表示,入境遊並非一蹴而就,相關政策需要保持長期的連續性。“歐美遊客的旅遊規劃時間大都較早,免籤政策需要提前半年時間發佈下一年政策,這樣有助於境外旅行商及早上線中國旅遊產品,並將其列入2025年乃至2026年的銷售計劃中。”張帆還表示,希望免籤政策有效時間、免簽在華停留時間能再放寬一點。

國際航線市場的恢復情況也是影響入境遊發展的一大因素,周衛紅認爲,國際航班的便利性不僅僅體現在開通方面,還需要保證一定的機位和價格,“現在歐洲的機票價格大約較2019年高出了50%。”

自去年起,逐漸恢復的入境遊“遇上”高漲的國內旅遊需求,旅遊從業人員發現國內熱門景區門票的預約成爲入境遊接待服務中的一大難題,旅行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搶票。周衛紅希望“文旅部能夠提供相應的優化解決方案,爲入境遊客門票預約提供適度的便利性”。張帆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疫情三年對入境遊從業隊伍的衝擊很大,尤其是小語種的導遊隊伍流失嚴重,如去年恢復較好的俄羅斯市場的入境接待就緊缺俄語導遊人員,導致服務質量難以保證,“長久下去,口碑宣傳效應勢必會對入境遊造成影響。”

在周衛紅看來,社會全要素在入境接待能力上的改善也很急迫。隨着部分免籤政策的推行,入境散客逐漸增多,“比起以往入境團隊遊的全程接待服務,入境散客的去向不定,他們會深入當地生活中的便利店、商場、餐飲小館、出租車等,這些地方的服務及溝通的順暢度、友好度,隨着入境散客量的增多會更加凸顯。”外國遊客對國內支付環境不習慣、不適應的堵點也同樣被多次提及。除目前多部委聯合行動對旅遊景區、度假區、文博場館、文娛場所、星級酒店、文商旅綜合體等重點文化和旅遊場景進行支付便利化升級外,衆信旅遊還表示,對於熱門景點周邊的小店鋪的支付便利化也應有所優化。

另外,周衛紅指出,境外遊客對中國的瞭解程度和好感度是影響入境遊最重要的因素,在當今的國際環境下,“我們需要在思路和實際行動上對入境遊宣傳進行調整。”上海錦江旅遊集團副總裁王錚也認爲,目前在對入境遊宣傳的投入和方式方法上需要進行改進,張帆則表示,相比鄰國的入境遊營銷,我國的入境遊營銷缺乏創新,沒有積極主動的市場行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