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2022雙北議員戰場 詹爲元:「橋樑」纔是參政核心

國民黨青年部副主任詹爲元。(圖/翻攝自詹爲元臉書)

記者羅婉庭新北報導

國民黨自2019年大選慘輸,一路陷入低潮至今,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有多達3545位40歲以下青年加入國民黨。因此藍營打鐵趁熱,推出「參政7號角」計劃,推動修改黨內參選制度及相關法律,鼓勵青年參戰2022縣市議員,36歲的政大東亞碩士、青年部副主任詹爲元乃其中之一。

根據政大選研中心推估,2020年大選,20到39歲族羣中,國民黨慘輸民進黨300萬票,此時國民黨的青年支持率也落後民進黨39.3%,但之後谷底反彈。根據國政基金會民調,截至去年底,民進黨青年支持率雪崩,藍營僅落後民進黨4.7%。

近日國民黨青年紛紛瞄準2022市議員戰場,更勇於表態。其中,在2018年北市選舉屢上鏡頭的丁守中發言人詹爲元,其清新外表條理分明口才,在圈內石牌劉德華稱號,更在2020總統大選期間,多次受邀政論節目,獨自與綠營民代名嘴們脣槍舌戰,展露出議題攻防實力

「身一位參政者真正的核心政見還是要做好民衆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詹爲元認爲,大多數議員參選時會提出各種政見,例如教育問題鄰里大小事、造橋鋪路等。但是,候選人之所以會需要政見,就是民衆有需求,而這些需求是他們向政府反映,卻無法獲得迴應的事。

詹爲元舉例,之前曾經有位女士母親失能,需要長照協助,卻因個案管理員態度消極,導致她無所適從。當時,他透過聯繫衛福部與地方衛生局釐清中間誤會卡關之處,迅速地解決問題

因此,詹爲元說,其實很多民衆與政府之間溝通不良的問題,都需要有個中立的第三者來協調解決。更重要的是,透過一次次的個案,進而修法解決制度性的問題,讓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

除此之外,詹爲元說明自己參選的另一動機,是臺灣目前已是一黨獨大,一個良好民主體制需要平衡的監督力量,需要一個有力量的在野黨。國民黨是最大的在野黨,但卻因過去的表現,讓民衆失望。

「國民黨還是一個可以期待的政黨,不論是行政的經驗、經濟事務的熟稔、對社會的穩定,但過去因內耗而逐漸讓人民離心離德。」詹爲元說,國民黨必須從量變到質變,透過更多沒有特別背景新人素人,願意出來參選或參與政黨,將同年齡世代的價值帶入國民黨。

詹爲元強調,藉由這樣的方式,讓國民黨逐漸改變,唯有改變,民衆才能看到不一樣的國民黨,也才能再次獲得大多數民衆的支持。

人物檔案姓名:詹爲元 (36歲,男)

學歷: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系(2005年)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2009年)

經歷:蔣萬安國會辦公室法案助理(2016年)丁守中競選臺北市長辦公室發言人(2018年)國民黨青年部副主任(2019年-)